第653章 讓步(第2/2 頁)
避免汙染的各種技術準備,投入很大。僅僅在防務治汙裝置方面的投入,就接近千萬美金。所以,還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黃關榮無言以對,但還是不肯死心:“林市長,我還是建議領導再考慮一下,雲龍集團那邊,也是我做了很多工作人家才同意把這個專案放在我們這裡,而且這個專案是跟央企合作的大專案,後續的發展前景很大……勞書記那邊,似乎也挺感興趣的。”
黃關榮不提市委書記勞力,林明仁還不生氣,他一提起勞力,林明仁就氣不打一處來:“勞書記認可這個專案?我怎麼不知道?好吧,關榮同志,這只是我和滕市長的個人意見,你可以去跟勞書記再談談這個專案,聽聽勞書記的意見。”
黃關榮也聽出了林明仁話裡的不高興,但也沒有太在意,他自恃來頭不小,料定林明仁不敢拿他如何,就徑自笑道:“行啊,林市長,那我就去跟勞書記彙報一下。畢竟,引進來一個大專案也不容易,能儘快落實的是最好了!”
黃關榮居然轉身走了。
等他徹底離開關了門,林明仁的臉色瞬間陰沉了下來,他憤怒地一拍桌案,發出砰得一聲響。
他為官幾十年,還真是頭一次遇上這種囂張的下屬幹部。但念及黃關榮身後的那位,林明仁就咬了咬牙,緩緩閉上了嘴,壓制住了滔天的怒氣。
滕銘瑄安步當車走了進來,掃了臉色不好看的林明仁一眼,淡淡道:“那小子走了?”
林明仁輕嘆一聲:“滕市長,我反正把我們的態度給他講明瞭,我估摸著他還是會去找勞書記。有省裡那位在,勞書記也不能不給他幾分面子。”
滕銘瑄冷笑一聲:“我的意見,高新區不引入這種汙染專案,這應該是一個基本原則確定下來。高新區高新區,又不是化工區,以後引進來的專案要多向高科技領域靠攏,這才是大勢所趨符合高新區的發展定位。至於市裡要上,那就上吧,可以放在別的區縣。”
林明仁嘴角一抽,心說黃關榮在高新區任職,他引進的專案肯定要放在高新區,如果放在其他的區縣,不是相當於給別人做嫁衣?這小子肯定是不會幹的!
果然不出駱志遠的意料之外,滕銘瑄和林明仁反對在高新區引入精細化工專案,但勞力卻支援。10月21日上午,勞力召集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這個專案。唐雪松打過電話來,說是勞力和滕市長建議,由駱志遠和黃關榮列席會議。
黃關榮作為專案引薦人,列席專題會議無可厚非,但為什麼要讓自己也去呢?駱志遠有些狐疑。但趕到會場之後,從不同尋常的火藥味氣氛中,駱志遠恍然大悟,知道這是滕銘瑄把自己推出來當道具使用的。
勞力堅持要引入雲龍集團的精細化工專案,滕銘瑄和林明仁以造成汙染為由進行抵制反對,雙方爭執不下。勞力讓黃關榮介紹雲龍集團的背景、實力,而滕銘瑄也提出,駱志遠曾經掌控康橋集團,而且康橋集團在安北的那個精細化工專案也是駱志遠引入的,熟悉這個行業,希望能聽聽他的意見。
駱志遠坐在林明仁的旁邊,這是特殊安排的,與市委常委領導的排序座次無關。
林明仁悄然遞過滕銘瑄寫的一張紙條,紙條上寫了什麼不言而喻。駱志遠思慮了一下,又寫了一張紙條,由林明仁遞給了滕銘瑄。
駱志遠在紙條上寫到:“滕市長,精細化工專案需要長期的追加投資,雲龍集團的這個專案是跟央企合作,據我所知,立項手續辦理非常麻煩,需要很久的談判,我覺得他們未必能談得攏。”
駱志遠雖然沒有明說,但滕銘瑄卻是眼前一亮。何必現在就跟勞力這邊爭得面紅耳赤,既然勞力堅持要引進,那就引進吧,距離專案真正落地還早著呢,他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和機會給這個專案設定障礙。而正如駱志遠所言,跟央企合作的專案不是那麼好辦的,駱志遠既然主動點出了這個,想必另有深層次的考慮。
想到這裡,滕銘瑄就鬆了口:“勞書記,各位,我看也不要爭了。一方面,市裡已經有了類似的產業,再上同類專案有重複建設的嫌疑,同時也會造成汙染。但正如勞書記的意見,產能不怕多,專案不怕多,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需要一個平衡點,我們應該趁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大力推進招商引資。既然投資商熱情這麼高,我看也需要保護一下他們的投資積極性,這樣吧,先談著這個專案,具體運作運作,如果能成了那是最好,如果不成,也無關大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