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1/4 頁)
十軍更是有些不堪重負,不過敵人也好不到那裡去,第五次戰役二階段他們取的一些優勢和銳氣,已經在志願軍堅決的防禦戰中消耗旦盡,現在更是入不敷出,甚至有的美軍現在一聽到志願軍刺耳的喇叭聲,他們下意識地轉即逃。
看到志願軍部隊的主動撤退,美軍及其盟友在遭受了巨大的打擊之下,當然不會自大地認為是他們取得巨大的勝利,志願軍已經拼得沒人了,所以他們應該不顧一切地帶著疲憊之師再殺向我軍的縱深。
但是,這絕對是一個不現實的美夢,他們不敢再前進,說實話他們也已經精疲力竭,損失不在志願軍之下,甚至在防禦攻擊時受創更深的美軍及其盟友也不得不沉默起來。
他們也需要休整,同志願軍的情況幾乎如出一轍,別看他們一直是在主動向志願軍的陣地進攻,可是巨大的損失讓他們的將士們也無法接受,他們計程車氣也無比低迷,甚至他們面對攻擊起來無比犀利,守起來竟然也像銅牆鐵壁一般的志願軍,他們都產生了無法戰勝的心理,也擺出一種防禦的架式,顯得異常警惕。
不約而同地暫時歇戰,經過了八個月的較量,同樣在建軍戰史上少有失敗的兩支隊伍,終於發現他們面對著是一般強大的對手,他們需要重新審視作戰略,消化戰鬥中所得的教訓,進而準備著再次生死對決。
這也預示著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以來的第五次反擊戰役總共經過三個階段後終於落下了帷幕。
中國軍隊抗美援朝作戰第五次戰役,從1951年4月22日開始,至1951年6月10日止,經歷了3個階段50個晝夜,中朝軍隊總計斃傷俘敵82 000餘人,內中國軍隊殲敵67 843人,其中美軍32 884人,英、法、加軍6 072名,韓軍28 887人。其中,俘美軍985人,英法軍1 115人,韓軍5 233人。中國軍隊繳獲坦克59輛、裝甲車4輛,擊毀擊傷坦克111輛、裝甲車12輛;、繳獲汽車884輛,毀傷220輛;繳獲各種炮757門,各種機槍739挺,各種槍14 666支。中朝軍隊付出了戰鬥傷亡85 000餘人的代價。其中志願軍75 000餘人,內含失蹤20 000餘人。
從最後戰鬥的結果來看,美軍理因高興,因為相比第一次至第四次志願軍的反擊作戰,他已經從志願軍的手中板回一分,但李奇微仍然很失落,這離他的期望值仍然很遠。
他的胃口其實更大,他甚至想過包圍志願軍或人民軍一到二個軍進行殲滅,但是顯然他沒得到這樣的機會。也許,為了這次戰役,他在作戰計劃中什麼都想到了,什麼不利情況也估計到了,數不清的彈藥,綿綿不絕的機械化部隊,海陸空的協同,但是有一件事情他沒有預算到。
那就是志願軍這支光榮作戰傳統百戰百勝部隊裡擁有的優秀士兵,在那個熱血燃燒的年代裡,這些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認的時代最可愛的人,他們擁有著讓世人為之驚歎的高度自我犧牲精神和堅強的意志品質。打不爛的陣地,打不死的志願軍,不可摧毀的堅定意志是這些最可愛的人顯著特徵。“敵人再次以空間換取了時間,並且在其大批部隊和補給完整無損的情況下得以安然逃脫,不得不說我們遇到了一支不可輕侮的強大對手!”李奇微和他的軍事幕僚們不得不在戰後,酸溜溜而又非常懊惱的說道。同樣,美軍對他們收穫了一點勝利而不滿,但對於志願軍來說,其實他們更加不滿意。雖然取得了兩個階段進攻作戰的勝利,中朝軍隊在作戰指導上又能靈活地根據戰局變化適時決定攻防轉換,新入朝的部隊都得到了最實際的與“聯合國軍”進行攻防作戰的煅煉。
但是中朝軍隊“殲滅敵軍5個師其中美軍3個師”的戰役目標遠遠沒有實現,在後撤轉移時又因組織不善致使人員和物資都遭受了重大損失,其中第六十軍第一八0師主力覆滅,最後雙方接觸線又比戰役發起時普遍北移。特別是沒有守住鐵原盆地南面的具有重要意義的高地,讓美軍機械化部隊乘隙突入“鐵三角”平原地區,更使人不能不扼腕嘆息。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次戰役對自願軍很不成功的戰役,勝仗更是都無從談起,這是一場典型的消耗戰,並且失去了大量的戰略要地,這一仗終於給志願軍敲響了警鐘,也證實了在一至三次的反擊戰役後國內曾經漫延的一舉將美軍和南朝鮮部隊像抗牙膏一般推進大海的盲目樂觀主義萬萬要不得。
其實這場戰役幾乎成為了整個朝鮮戰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最重要的是打出了一個對朝鮮戰局的清醒估計,打掉了短期內解決朝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