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2/4 頁)
下,登上皇座。眾人三呼萬歲。
武帝看了眾人一眼,發現衛青不在,便問道:“丞相,怎麼衛大將軍、衛愛卿沒到?”
公孫賀急忙說:“啟奏皇上,衛大將軍說他頭暈目眩,不能出門,故向皇上告假。”
武帝又向四周環視一下,然後開了高腔:“眾位愛卿,朕好長時間沒在未央宮上朝了。諸位有何要事,不妨先行奏來。”
眾人互相看了看,好像沒什麼事情。是的,自從公孫賀當了丞相以來,事無鉅細,他都能想到,皇上對他也是十分信任,“外朝內廷”後二為一,大家按部就班,好像都沒什麼好讓皇上擔心的事。
沉默了一會兒,一個大鬍子邁步向前:“皇上!臣有一本要奏!”公孫賀一看,原來是龔遂。
武帝微笑著說:“噢?龔遂,你果然是當仁不讓。你有何事,速速奏來。”
龔遂朗聲奏道:“皇上!五六年前,您曾命大軍分兵多路,攻討伐東南的閩越、南方的南越、西南的夜郎、大理,時間不久,四路便告大捷。唯有東北的高句麗一路,先有徵東將軍荀彘率眾八萬多人,未能速勝;後又遣樓船將軍楊僕統精兵五萬,至今仍是不見報捷。臣以為,兵貴神速,我軍遠道而去,宜速戰速決。如今拖延數年,久攻不下,我軍糧草不繼,軍馬睏乏。臣以為,如有速勝之策,誠為美事;如果不能速戰速決,不如先行撤軍,待形勢有利於之際,另行圖之!”
武帝點點頭:“唔。你說的有理。自朕發兵討伐匈奴以來,可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無功而返之師,還沒有出現過!丞相,你以為此事該怎麼辦呢?”
公孫賀平靜地說:“皇上,臣以為,荀彘是皇上愛將,攻打高句麗又是他首先統兵前往,勢必事事要自己作主。而楊僕則有攻打南越的戰功,定不會服從荀彘的約束。二人在戰場上不能同心同德,這樣如何能夠取勝?臣意以為,要麼皇上派比他們更大的將領一名,統領高句麗戰事;要麼將其中的一位撤回,以免內耗。這樣,才能使奔赴高句麗的十多萬大軍齊心破敵啊!”
武帝更是連連點頭:“丞相說得有理。如今戰場老將,老邁的老邁,歸隱的歸隱,誰能為朕出高句麗領兵呢?”
眾人面面相覷,不再言語。
龔遂再度向前,奏道:“皇上!臣以為,此等重要事項,要麼是大將軍親自前往,要麼請東方朔東方大人親行一次,除此二人之外,不用說荀彘不會聽其調遣,恐怕連楊僕將軍也未必聽令啊!”
武帝覺得龔遂說得有理,可是衛青和東方朔,一個生病在家,另一個在金馬門內,朕不叫他,他怎會出來?想了一會,他一拍案子,說道:“高句麗彈丸小國,也需勞動衛大將軍和東方大人?朕看不必了!龔遂,你能完成朕的命令麼?”
龔遂沒想到皇上會看上自己,便應道:“皇上既有聖命,臣當在所不辭。只恐小臣人微年輕,難孚眾望。請皇上再派一名老臣前往,臣願為其副使!”
武帝點頭稱是:“好,好。朕就按你的說法,派去一位老臣。你是龔遂。對了,丞相,你們公孫家裡,不是還有一個公孫遂麼?朕記得他是濟南郡守,禮遇董仲舒的,便是他!經過董夫子的教誨,他一定更會辦事。讓他與龔遂一塊兒去高句麗!”
公孫賀卻要阻攔:“皇上,公孫遂是臣的堂弟,可他辦事遠沒有公孫敖認真,再加上他們兩個,一個叫公孫遂,一個叫龔遂,會不會……”
漢武帝:“哎!說好了不派戰將,只派文職!兩個人名字相近,才有意思!公孫遂年長,為正使;龔遂年輕,為副使。龔遂,你就帶著朕的旨意,陪同公孫遂快去高句麗,朕讓你們全權處置高句麗戰事,包括荀彘和楊僕兩個人,哪個不聽令的,你們可以立即捉拿,都不必向朕奏準!”
皇上給瞭如此大的許可權,龔遂顯然有些激動。他跪地叫道:“臣遵旨!”
這時劉屈犛也走上前來:“皇上,臣也有一本!”
武帝高興地說:“好啊,你也說來。”
劉屈犛激動地說:“皇上,臣得知邊關訊息,匈奴的烏維太子新立為單于,又招舊部,回到了狼居胥山附近。匈奴殘兵,也在聚集,大有死灰復燃之勢。”
武帝感嘆地說:“真是斬草容易除根難,見到機會它就生啊!諸位愛卿,你們說,朕是再度發兵呢,還是聽之任之?”
眾人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人們都知道,高句麗之戰打了好幾年,至今未見結果,難道皇上還想出擊匈奴?何況匈奴如今是散兵遊勇,如何覓其行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