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頁)
覬覦帝位者。陛下再嚴法重刑,有罪者株連宗族,急迫興獄事日日無所止息,使人人苦勞於憂死自救,無暇滋生為亂之謀。〃趙高的建議,一是越級提拔新人,製造感恩的新貴取代居功的老臣,即所謂後來者居上的人事方針;二是無情地製造反罪冤獄,使人人自危,上上下下陷於表忠自救的恐懼中,自顧不及,無暇滋生謀亂的餘念,即所謂連續不斷地進行政治迫害運動。趙高不愧為權力鬥爭的高手,他的極權二術,不僅讓二世連連稱是,下令如是實行,而且千古流佈,成為獨裁者實施專制極權之通用伎倆。
虹←橋書←吧←。←
第45節:第三章大廈將傾的前夜(15)
於是趙高網羅罪名,將秦公子十二人戮死於咸陽,公主十人矺(分裂肢體而殺之)死於杜縣,財產一律沒收,親近多所株連。公子將閭兄弟三人被軟禁於宮內,最終被定以〃不臣〃之罪判處死刑。所謂〃不臣〃,就是失臣下之禮義,引申就是對主上的不敬,再引申就是妄圖謀反了。公子將閭最是謹慎重禮的人,他實在是冤屈不服,對傳達判決的使者申辯道:〃朝廷的禮節,我從來不敢不服從;朝廷上的序位,我從來不敢不遵守;接受上命而有應對回答,我也從來不曾有過失辭欠禮,何以叫作不臣?只求明瞭自己的罪名而死。〃使者只是說自己是奉詔書行事,催促將閭服罪。專制獨裁政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人之下,所有的人沒有生存的制度性保障,至於罪名的羅織,從腹謗心誹到莫須有,不過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而已。可憐將閭兄弟三人呼天不應,含冤引劍自殺。
在殺戮的恐懼之中,公子高曾經打算逃亡,又擔心株連他的家族,走投無路之下,上書二世請求讓自己為始皇帝殉葬。二世準其奏,賜錢十萬築墓陪葬於始皇帝陵,就沒有株連公子高的家族。史書所載公子高上二世皇帝書說:〃先帝無恙的時候,臣下入內則被賜與飲食,出外則使乘坐車馬;御府的衣物,中廄的寶馬,臣下都有受領。先帝仙逝,臣下應當從死而未能速行,這是身為人子而不孝,身為人臣而不忠。不孝不忠,無以立名於世,臣下請求從死,願意陪葬在驪山腳下。切切懇求,願主上恩幸,哀憐准許。〃皇子王孫日暮途窮之哀鳴,至今讀史尚迴盪耳邊。
二世即位以來,恐怖和迫害像瘟疫一樣擴散開來,群臣人人自危,百姓們也驚恐不安。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山雨欲來的氣氛,已經瀰漫整個秦帝國。用星象家的話來說,大廈將傾,前兆顯明。
十二來自墳墓的遠古訊息
最不可思議的是遺物,實實在在地穿越時空出現在我們的眼前。這些遺物既屬於當今,可以把玩觸控,又屬於既往,可以牽連回想,傳達給我們的資訊,最為可靠而有實感。
西安是我遊蹤最多的古城,驪山始皇帝陵,比比多有流連的足跡。
始皇帝陵千古雄偉,兵馬俑坑赫然驚世,在臨潼的山原叢林之間,處處是歷史的遺恨和隱秘。驪山腳下,始皇帝陵園內西北,有甲字形陪葬大墓一座,規模等同王侯級別,地角締交靠近始皇帝陵封土,考古學者以為墓主當是皇室宗親,可能就是公子高的墓,他被迫殉葬,得賜錢十萬埋葬於此。由始皇帝陵封土東行裡許,出陵園之外,有村落名上焦村,村外河道邊,石榴杏柿果木下,有十七座甲字形陪葬墓,坐東向西,南北縱列,面向始皇帝陵展開。其中八座墓葬已經發掘,墓皆不大,均有棺槨壁龕,金、銀、銅、鐵、陶、玉、貝、骨的陪藏品中,有秦少府工官制作的御物,自然使人聯想到墓主與皇室宮廷的關聯。關於埋葬的墓主屍骨,考古學者有報告書如下:
第7號墓,墓主為男性,年齡在三十歲左右,頭、身、四肢分離。
第10號墓,墓主為男性,年齡在三十歲左右,頭、身、手、足骨分離,倒置於槨室頭廂內。
第11號墓,墓主為女性,年齡在三十歲左右,骨骼完整,仰身直肢,上下頜骨左右錯動。
第12號墓,墓主為男性,年齡在三十歲左右,頭骨置於槨室頭廂蓋上,肋骨及其他骨骼置於頭廂內。
第15號墓,墓主為男性,年齡在三十歲左右,頭、身、四肢分離,置於槨室頭廂蓋上,頭骨在槨室外亂土中,頭的右顳骨上插有銅鏃一支。
第16號墓,墓主為男性,年齡在三十歲左右,上半身屍骨在槨室內,頭骨在槨室頭廂的蓋上,下肢骨在填土中。
第17號墓,墓主為女性,年齡在二十歲左右,頭、身、下肢分離,左腳與脛骨分離,兩臂伸張作趴伏狀。
第18號墓,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