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中國社會的一千個細節 > 第19部分

第19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王俊凱】與你相遇真好大玩家:第一紀元網遊:開局SSS天賦,吞噬召喚博德之門3:從螺殼艦開始新生我在全息武俠遊戲裡成了邪神魔法辭條網遊:我的攻擊刀刀斬血百分之十遊戲吐槽江湖夜雨十年燈之劍膽琴心四合院何雨柱之偷天換日霍格沃茨的命運巫師兒童故事三百篇四合院:重生傻柱,我有無敵空間NBA:浪子老闆,打造紫金十冠網遊:垃圾天賦超神技從火影開始旅行山海經之災厄將至開局木筏:靠萬倍增幅征服世界觸靈偵探事務所震驚:我的室友,竟然是巔峰第一

放火燒山,牢底坐穿。(玩火自焚,而且牢房裡沒火柴)

橫臥鐵軌,不死也要負上法律責任。(果然是嚇鬼用的)

搶劫警車是違法的!(這就不僅是嚇鬼了,還自己嚇自己)

武裝抗稅是非法行為。(給自己壯膽兒)

私設路障違法,攔路搶劫判刑。(普法教育的廢話)

偷稅漏稅,來世罰做尼姑。(詛咒式)

不怕死的就到十八里鄉來作案!(簡直就是空城計)

堅決打擊挑腳筋。(具體指出了可怕的罪行特徵)

具有中國特色的詞彙分析

如今,一切都要被冠以“新”。“新問題”、“新時代”、“新事物”、“新情況”、“新經驗”、“新模式”、“新現象”、“新思潮”、“新寫實”、“新權威主義”、“新左派”、“新農村”、“新新人類”。這些“新”真是“中國特色”。

而更多的中國特色體現在新創詞彙上。這些新詞彙的創造完全可以和網語(在後面有專門論述)相媲美,那麼我們又何必要反對網語呢。

“大話”、“戲說”、“Q版”、“非典型”,目前是形容各種人生事物和文藝物件的流行性定語。“大話” 、“戲說”起於對港臺一些影視作品的定位。“Q版”則是從QQ開始的,是即時性網路創作作品的一個標籤。而“非典型”來自二○○三年肆虐中國的“非典型性肺炎”,從此“非典型”愛情、“非典型”生活、“非典型”小資在病毒消失後逐漸盛行。

當年的白話文運動將口語當中的白話應用到書面,使得引進西方科學技術時能方便、明白地陳述、引用。此後,每當社會出現大動盪,也要殃及漢語,新詞不斷。到如今“海龜”曬成了“海帶”,便是白話文運動繼續深化的物證。

二、符號話語(4)

創造新詞,意味著我們對傳統語言不滿,傳統漢語不能表現我們要說的東西。看看中文版的《存在與虛無》,翻譯家在詮釋薩特的哲學術語時可謂是翻遍了道家典籍,可能是因為他覺得存在主義和老莊近似吧。但從翻譯的效果來看,還是相當拗口,可以想見翻譯家在意譯時那副痛苦的表情。想想如果漢語足夠豐富,是否能輕鬆一些呢。

以前中國管“失業”不叫“失業”,叫“待業”。既然是待業而不失業,那就沒有所謂的“失業率”了。現在還不叫“失業”,叫“下崗”。於是就有了和“待業”相呼應的“再就業”,就像把“遣返”改成“勸返”。“轉制—買斷—下崗—再就業”,一連串的大喘氣,都是為國企解困而製造出的新詞彙。

中國社會每當處在轉型期都會出現詞彙緊缺的情況,洋務運動、“五四”、“文革”、改革開放,於是大量的翻譯家、學者、留學生和商家、政客就投身其中,為豐富民族語言出把子力氣。現在,又多了網路和媒體的貢獻。

要論啥是中國特色,其實從具有中國特色的檔案中就能覓出一二。看看那些開始還羞澀地帶著引號、後來就大膽地摘掉引號的詞語,中國特色真是呼之欲出。所以只要這些詞語在中國,特色就不會褪色,而任何新詞彙都只會為其增色。

×××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在我所受的唯物主義教育當中,最著名的一句莫過於“×××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了。它也幾乎成了人們的口頭禪,不時縈繞在我的耳畔。一到無法解決現實問題的時候,就會祭出“XXX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如:

北京胡同的繁榮、衰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樓市不是唱衰的,客觀的東西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房價的下跌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依法行政反映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有企業就有企業文化,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價值迴歸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牛市的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專家:結構因素決定房價虛增,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此外還有,中國足球之臭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這XXX也是SEX(性)的隱晦標誌。所以,SEX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靠,美女愛大款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我們在中學所受的哲學教育可憐巴巴的,於是,當我們面對一件事情需要採取某種哲學態度去觀察和判斷時,我們就茫然若失、自我罔存了。除了條件反射般或追憶似水年

目錄
光是歸途獵手媽咪你被我賣了哦離燈之少年天師聖鬥士之孤獨的水晶異世魔獸世界之全職業者系統獎勵:錢多的花不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