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部分(第1/4 頁)
如果他們知道了這麼嚴重的後果,知道了這種研究必定不可能實現的話,那還有多少人肯在這上面下苦工呢?
科學是把雙刃劍,並不是由人的意志而轉移的。
好像以前的鴉片,其實最初也是用作藥物的,但是後來呢?像嗎啡、杜冷丁這種已經明令列為毒品的東西,一樣是在醫院裡面使用,不過是有嚴格的控制,醫生以及患者使用起來都很小心——他們知道這個東西會讓人上癮。
現在一種名為“利他林”的中樞神經藥物成為了西方國家大學生們的“新寵”,有些國家也已經將這種藥物列為軟毒品的範疇。
但是,在中國的一些大城市當中出現了這種情況——一些無知的父母們到醫院找醫生開“利他林”給自己的孩子吃!
他們是要害孩子嗎?
當然不是,家長對於孩子的出發點肯定都是好的。利他林這種藥物,對於治療多動症還是比較有效的,而對於現在的孩子們來說,小孩貪玩不愛學習則是常事。但是要利用這種藥物讓孩子好好學習,這種做法卻是大錯特錯!
出現這種事情,只能說源於無知。要知道,利他林可是國家嚴格管制的精神藥品,怎麼能當作“聰明藥”拿來給孩子們吃?
而現在很多科研工作者,他們研究“聰明藥”的初衷也是為了能夠讓自己,讓別人更好更快的學習,這個初衷雖然是好的,但是卻不知道他們這種發明將會產生的後果——好像在計算機剛剛誕生的時候,那個時候是沒有計算機病毒這麼一說的,有一群好玩的計算機學家們玩一個遊戲,他們各編制了一段程式,然後讓這些程式互相廝殺,開始複製,將對方吃掉……
這就是計算機病毒的雛形——自我複製。
這群本來只是遊戲的科學家們開啟了潘多拉之盒,如果他們事先知道在未來計算機病毒會猖狂到這種程度,他們還會開啟這個盒子嗎?
如果說,那些致力於研究人類腦域開發的科學家們知道這種聰明藥將會帶來的可怕的,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他們還會去做嗎?
陳旭將這個論點提出來後,管奕想了想,卻搖了搖頭:“老公,我覺得,你這種想法未免有些太天真了。”
第354章 管奕三策
“天真?”
“嗯,”管奕笑笑:“要知道這個世界上鋌而走險的人還是很多的,想投機取巧的人也是很多的。這種藥物固然有著可怕的後果,但是同樣的,在短時間內卻也能帶來高昂的利潤和便利……我認識一些科學家們,將他們稱之為瘋子也不為過。你想想,在這些瘋狂致力於科學研究上的學者,如果告訴他們,讓他們受到一定的傷害,但是卻能夠在短時間內提高智力,這種提高,甚至就可能解決掉一個困擾他們多年的難題……你覺得,他們會如何選擇?”
“如果是對於一個普通人,告訴他,給他一億美元,讓他少活三十年。原本八十歲的壽命只能活到50歲……你覺得,會有多少人願意?”
陳旭沉默了。
前一個問題,他不是那種偏執狂,研究狂人,他並不清楚答案。但是後一個答案……
要現在的陳旭來回答,他肯定不願意——他現在那麼有錢了,一億美元就想買他三十年壽命?想得美咧!別的不說,剛才他還贏了兩億呢!
但是,對於很多沒有錢的,為了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辛辛苦苦當房奴,努努力力工作,甚至還有那些飯都吃不上的人來說呢?
恐怕會有很多人願意——要是小冰來選的話,咱也願意!
一億美元說多不多——那是看對誰說!對於普通人而言,那就是天文數字!想想買彩票中個五百萬,可誰敢想買彩票中個一億美元的?有了這麼多錢,哪怕就只能活到50歲,那起碼活著的這段時間基本上就能想買啥買啥,想怎麼享福怎麼享福了。
與其累死累活累到80歲,還不如一路享樂,活到50歲算了。
恐怕有不少的人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用那種很大義凜然的話來說,這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態度——但是沒辦法,誰讓這個社會更不負責任呢?
“老公,你好像對這個很在意?”管奕靠進陳旭的懷裡,抱著他,用自己的體溫暖著他:“我的老公不是一個平常的人,有些事情你不願意說,那我就不去追問也沒必要去追問,等你想說的那天我相信你自己會來告訴我……”陳旭愣了一下,管奕將臉埋在陳旭懷裡,道:“潘多拉的盒子,想不開啟,可能嗎?”
這下陳旭真的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