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1/4 頁)
是很好,中方是不會接受他出任這個職務的。按常理,能夠獲中方邀請赴京觀禮的人,與中方的關係應該是較為密切的;而又能任觀禮團負責人的,關係應是更非一般。雙方能夠建立起這非一般的關係,應該是有過一些接觸、溝通、瞭解的。
卻說自1964年第一次北上京都,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慶典活動後,每年,霍英東都參加香港同胞國慶觀禮團赴京觀禮;除了赴京觀禮外,自“六七風暴”之後,霍英東還多次率領香港的地產界、工商界和體育界人士,回內地旅行、參觀、訪問。
有一次,興致一來,霍英東向我談起他率團訪問內地的一些情景。
“最難忘的是1971年那一次,那年,內地發生林彪事件,9月發生的,但我們一點訊息也沒有。之前,新華社香港分社通知我們,9月二十六七號啟程去北京,但到了二十八九號,仍然沒接到動身的通知。我們認為是取消了,那年真的取消了國宴和遊行,第一次取消。後來,突然又有通知,要我們即刻啟程到內地,很匆忙,連旅行支票也來不及買,就匆匆動身了。那次,我們一共有49個成員,工聯會主席楊光是團長,我是副團長。一共去了49天。去前,他們還交待一句,叫我們一定要堅持到底。結果,我們去了北京、江西的井岡山、陝西的延安,還有紅旗渠……回到香港,才聽說林彪事件。本來是觀禮的,但最後卻變成一種學習。”
“我翻查過那時的一些報紙,你每次率團北上回來,都對記者說看到形勢一片大好。其實,這是不是心裡話?。”
“其實,我們看不到落後的一面。講真的,香港那時還算比較困難,碰上‘六七風暴’,香港經濟剛復甦。你說我對報社記者講形勢大好,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說是不好的,不管你是否喜歡。好似我們那時看《經濟導報》,上面時常說‘資本主義天天爛下去,社會主義天天好起來’,這種事,怎麼解釋?況且,我們回國內,接觸到的一般是好的事物……”
“在內地參觀訪問時,有無什麼人與你們接觸,私下談些什麼?是否要求你們發揮一些什麼作用?”
“沒有。那時,很多事情,我們不是很明白的。我記得有一年好像是七四、七五年,莊則棟雖然做了國家體委主任,他講,他對‘文革’,也是不明白的。那時國內很多地方不給照相,膠捲不能帶回香港,要衝洗出來才能帶回來。”
在“文革”期間,經霍英東組織和帶領回內地訪問、旅遊的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包括郭得勝、李福兆、馮景禧、鄭裕彤、陳德泰等人。而霍英東,他不但自己時常回內地訪問,還多次攜帶太太和子女們一齊回去。
在“文革”期問,霍英東已處處表現出愛國行為。他曾對我說:“那時,年年都回廣州參加交易會,買了很多工藝品,搞到現在成屋都是,設地方擺,那時是想透過買東西,對祖國表示支援。另外,我幾乎是第一個香港人用國產電梯的。葡京和星光行就是用國產電梯。那時,真是被人篤死,我認為國內能出口的商品都是好的,結果買了之後,幾天壞一次,又沒有維修,沒有零配件……”
成立東方石油公司
1971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功取代“臺灣”,進入聯合國,增強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也為中國普遍地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建立和發展外交關係掃清了道路。1972年3月,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和英國駐華代辦艾惕思,簽署兩國互換大使的協議,將本國派駐對方首都的外交代表由代辦升格為大使,而英國駐中國臺灣的官方代表機構也隨即撤掉。另外,英國為顧及中國的立場,同意中國向聯合國解除殖民地委員會備案,正式重申香港是中國領土,不是殖民地,並將於“時機成熟時透過適當途徑收回”。
中英兩國關係全面正常化之後,霍英東雖仍未能完全消除受港英當局歧視、排斥等的顧慮,但他與中方的接觸卻不需像以前那樣,如履薄冰,瞻前顧後,因而比以前更加頻繁,並且更加公開化,關係也更加密切。
在中英正式建交前後,新華社香港分社曾經向港府明確表示中方對霍英東的態度,希望港府不要給霍英東添麻煩。這可能也是霍英東從20世紀70年代起,敢於公開與中方頻繁往來的原因。
由於與內地關係密切,霍英東與內地還有了生意上的往來。除了於1962年起,與內地合作海沙生意外,20世紀70年代初,霍英東又與內地合作石油生意。
那時,由於中東戰爭爆發,石油產量驟減,造成全球性的石油危機,香港也深受影響,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