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1/4 頁)
“嘁。”王樸冷笑道。“國子監算個屁!”
“咦?”孫傳庭道。“小子你口氣倒是不小。”
“爹,我們先不說這個。”王樸道,“秦國商鞅變法、宋代王安石變法以及本朝張居正變法可謂史上三大變革,為何商鞅變法能夠世代延續,而王安石變法和張居正變法卻是人死政廢?爹你能說說這其中的原因嗎?”
孫傳庭道:“怎麼突然問起這個?”
王樸道:“別轉移話題,你說這是為什麼?”
孫傳庭道:“其中原因很多也很複雜,不過老夫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商鞅的變法得到了大多數人地支援,而王安石和張居正的變法雖然利國利民,卻損害了絕大多數勳戚豪強的利益,所以他們死了之後,新法就被廢除了。”
“只說對了一半。”王樸道,“商鞅變法能成功的原因是商鞅培植了一個足夠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所以就算商鞅死了,可他的新法卻仍舊擁有足夠強大的支援,所以才能一直延續下去,最終幫助秦國橫掃關東六國。”
孫傳庭皺眉道:“既得利益集團?”
王樸道:“所謂的既得利益集團,就是說從新法中獲得好處並且身居高位能夠影響國家大政方略的那一群人。商鞅讓秦國的上卿士大夫集團獲得了足夠的好處,所以就算商鞅被車裂了,可他的新法卻能夠繼續推行。”
孫傳庭道:“那王安石和張居正呢?”
王樸道:“王安石和張居正沒有做到這一點,他們推行新政的初衷是為了江山社稷,可在實際推行的過程中,新政卻成了他們打擊政敵、把持朝政的工具,他們並沒有致力於培植一個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而是熱衷於排斥異己、互相傾輒。所以在他們死後,新政因為失去了強有力的支援就輕而易舉地被廢除了。”
“你說的好像有些道理。”孫傳庭點頭道,“不過這跟撥五十萬兩銀子去創辦陽明書院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關係。”王樸道,“而且關係大了!”
“哦?那老夫倒是要洗耳恭聽了。”
孫傳庭眸子裡不由掠過一絲異色,他再次驚異於王樸的奇特見解,這個臭小子隔三差五就會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觀點,頗有些讓孫傳庭應接不暇的意思,不過得承認,王樸的觀點的確有些道理。
王樸道:“現在不在浙直兩省推行新政只是暫時的,對不對?”
“嗯。”孫傳庭點頭道,“等我們手裡有軍隊,有了足夠強大的實力,就勢必要強行推行新政,這是肯定的。”
王樸道:“那你想過沒有,因為你我父子手裡把持著強大的軍隊,所以新政得以在浙直兩省強行推行,可假如有一天你我父子死了,或者軍隊變節了,投向了我們的政敵,結果將會怎樣呢?”
孫傳庭道:“這……”
王樸道:“結果顯然和張居正一樣,人死政廢對不對?”
孫傳庭默然無語。
王樸道:“所以我們要學商鞅,培植出一個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以確保我們死後新政還能繼續推行!什麼是既得利益集團?就是一大群從新政中獲得好處計程車紳豪強,並且有不少人身居高位,能夠影響國家決策!”
“那麼問題又來了,該怎麼去培植這個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呢?王安石和張居政就沒有培養過接班人嗎?當然不是,事實上王安石和張居正也培養過自己的接班人,可結果很遺憾,他們都失敗了。”
“王安石和張居正為什麼失敗?因為他們培養的既得利益集團太弱小了,弱小到根本不足以和強大的敵對勢力對抗。”
孫傳庭恍然道:“你是說……以陽明書院的學生為基礎培植新政的既得利益集團?”
“對!”王樸大聲道,“爹你也看見了,只會引經據典、皓首窮經的理學儒生一旦上位,他們只會熱衷於官場傾輒,很少有人會想著替朝廷辦事,替大明辦事,替百姓辦事!理學誤國必須廢止,只有心學才能拯救大明!”
“所以,陽明書院的規模必須足夠大,招收的學生必須足夠多,而且教給學生的知識必須包羅永珍、無所不有,只有這樣才會在不遠的將來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他們中間不但要有上位當官的,還要有鑽研物理的,更要有經商的和帶兵的,他們既能影響大明的國策,又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足夠支援新政的推行。”
孫傳庭道:“那也用不著五十萬兩銀子吧?”
“怎麼用不著?”王樸道,“陽明書院的目標是每年至少招收三千學生,這三千學生的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