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第4/4 頁)
為他怕死,而是程普給了他一個艱鉅的任務——不惜任何代價一定要追上那隻偷偷溜走的曹軍,以防柴桑城不保。
初生的牛犢一般都血氣方剛的很,悍不畏死,相反是那些多年的老將才有可能在這種關頭產生一種畏戰情緒,再說江東軍的素養確實比不上曹軍。
那可是用軍功和軍紀雙重調教下的產物。
“給我狠狠的殺!這幫可惡的狗崽子們,好不容易造的幾十條船就這麼白白燒沒了。”
令人吃驚的是,顯得對江東軍最為深惡痛絕的居然不是曹軍中那些悍將,而是蔡瑁!
作為水師營寨的建設者和戰船的設計“總監”,一心想抱緊曹操大腿的蔡瑁先後兩次被江東軍燒了自己辛辛苦苦才造好的船,心裡如何不憋氣?
早先見大船火起,陸上曹軍又後退,蔡瑁原本慌不擇路,想逃到後軍之中,若不是樂進這個殺神惡狠狠的盯著他,恐怕他早就幹了換上士兵衣服妝成小兵逃跑之類的熟事。
現在形勢大變,曹軍一下從獵物變成了獵人,於是蔡大將軍神氣活現的從後軍中盔甲鮮亮的跳了出來,趾高氣揚的指揮收編不久的荊州降軍率先朝江東軍的防線攻去。
再說荊州與江東本來就是世仇。兩邊從孫堅身死一直打到現在,誰也不能奈何誰,荊州軍怵曹軍,可是真的沒把江東軍放在眼裡,兩邊是半斤八兩。
可是這次不同,蔣欽和淩統兩位將軍一老一少,鐵了心要死守江邊,不讓曹軍越雷池一步。荊州降軍儘管聲勢浩大,狠狠的撞進江東軍中,可是江東軍在主帥的帶領下並不後退半步。
退了,江東這些還在撤退的人就完了。
淩統全副披掛,站在江東軍的最前面。作為江東軍的後起之秀,很是被人看好。能在張飛和關羽的眼皮底下把父親的屍首搶回來,本來就很能說明問題。
不過這次淩統自己也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再有報仇的機會了。這三千人只是炮灰,掩護大部隊撤退的炮灰。
可是淩統並不後悔,身為武將,戰死沙場並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