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2/4 頁)
顧身份的追著張鋒身後攆。
每當行軍當仗前,張鋒神經便繃得緊緊的,生怕有個什麼閃失而誤了天下大事。而一旦跑去當州牧這種對他來說再輕鬆不過的職務,便渾身覺得一陣酥鬆。
青州暫時沒有戰事,袁紹的北方尚自顧不暇,而陶謙應該也不會沒理由再一次打過來,上次的教訓還不夠麼?
在文方面,有杜畿一干人也就夠了,還有個“頗具”號召力的孔融大名士在那裡鎮著。在武方面,青州的總軍力比袞州還要多,雖然訓練的還不夠,但是長年乾的是打家劫舍行當的前“黃軍”的個人單兵作戰素質還是蠻高的。
還有趙雲在那裡,加上左、楊二人幫忙,還有泰山郡的臧霸又離得近,有什麼事也可以幫襯一下,應該是出不了什麼簍子。
其實說起來,雖然是一片幾近完全推牌式的戰後重建,卻比陳留乃至當初的濮陽還要簡單得多。就拿濮陽來說,張鋒的一系列驚天動地的變革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他早就考慮到了這個封建社會發展改革的最大阻力——代表保守和頑固勢力計程車家大族,他們的思想十分守舊和落後,偏偏又不能一一施以刀斧,天知道這些至少也有一兩百年曆史計程車家大族有著多厚的根基,多廣的人脈,事實上正是他們,掌握著整個大漢五朝的命脈,如果逼反了他們,很可能就是一場連鎖反應遍佈整個華夏——別忘記了老曹在歷史上在袞州就吃過這種虧。
對付這種表面上看起來對你畢恭畢敬,背後卻對自己暴發戶身嗤之以鼻的傢伙,唯一的辦法就是一邊給胡蘿蔔,一邊拿著大棒恐嚇。這類階級的人一般在沒有觸動自己利益底線之前會對官家象一個小媳婦一樣裝出一付委屈的樣子,而一旦他們視作根基的底線被觸動,他們會毫不猶豫化身為最兇惡的猛獸撲上來撕碎所有的一切侵犯他們利益的人。
只有給他們嚐到貨真價實的甜頭,他們才有可能從他們那裝滿頑固和守舊的大腦裡提取一種叫做試探的東西給你,一旦這種試探被證明了有著足夠的誠意和利益,那麼他們會毫不猶豫的跟你站在一邊,分享利益的最大化;而當失敗時……不好意思,你還是該幹嘛幹嘛去吧。
而青州連年的大災、戰禍,使得這個民風彪悍的大州幾乎沒有什麼大族,剩下的全是一些平民,小商人、手工業者,包括牛毛一般數不清的大小盜匪,為什麼青州兵在歷史上那麼出名,這就是原因之一,狠!同時又不在乎紀律、約束。
歷史上他們曾搶劫自己的部隊,讓老曹頭疼不已。
在這種情況下,循序漸進的變革便可以順利許多,百姓對你的政績不是你的名聲多響,也不是你的口號多嘹亮,而是自家的米倉有多殷實,除此之外一切都是空口支票。
而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只要讓他們口袋裡有錢,家裡有糧,你就是他們的再生父母,一切反對你的人不用你動口,他們會把他料理得伏伏貼貼。
而你如果失敗了,你在他們眼中不過就是個廢物,垃圾,一個已經破了不能用,卻又腐化不了的塑膠袋。
而糜家的海鹽生意一旦上了正軌,很大程度上能解決青州現有的閒散勞動力問題,當然這裡指得是那些大大小小的盜匪,如果有一條路不用拼命也能過下去?有幾個願意去那種朝不保夕的提心吊膽的亡命日子?再說雖然風險高,也同樣不能保證是高收入。
不過戰後的重建,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就不是一句話的事了,首先便是糧草,這點暫時袞州還可以勉強供應得上。可是時間一長呢?萬一青州又出現兵變、天災之類的事呢?數著糧草過日子的杜畿等人還不得把自己給活活煩死了?
還有就是錢,買農具要錢,買糧種要錢,修繕城防要錢,現在十萬青州官軍的軍餉也要錢——這是張鋒親口許諾的,總不好意思自己打自己嘴巴吧?就連安置那些流民,黃巾軍家屬,哪怕修個破茅草屋當WC也要錢!
袞州那邊管錢糧的荀氏叔侄早就有意見了,一天到晚只知道要!要!要!我們又沒聚寶盆,要多少變多少。自己想辦法去!
想什麼法子呢?張鋒騎在馬上想著這個頭疼的問題,看來自己的政治屬性並不高啊。
要是劉巴這種人才在就好了,可惜現在不知在哪。
左青龍,右白虎……哦,不對,是左黃忠,右郝昭,看著張鋒臉露憂色,心知他心煩的事自己也幫不上忙,知趣的沒有做聲。
身後的馬車裡,不知道為什麼五人關係好象表面上看起來很融洽,不時的能聽見一陣銀玲般的笑聲傳出來,甚是開心的樣子。
難道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