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第1/4 頁)
鬥機的確不多,僅佔整個機群的不到十分之一。
整個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重點還是轟炸機,運輸機之類的實用機型,畢竟要論制空權,周圍國家中可以威脅到國防軍空軍的的確不多。現實決定了發展方向和重點,但即使如此,二十餘架戰鬥機對付大量墜海的日本十年式艦載機,也是綽綽有餘的。
為了這次戰鬥,國防軍可謂極為重視,不僅聯合了空軍與海軍航空兵,調動了幾乎全部的俯衝轟炸機,還把大批極富經驗的飛行老將派出來,加強轟炸的準確度和效率。當看見日本四艘航母的蹤跡時,幾乎所有的飛行員都是一愣,但當他們看見一架架飛機落在海中的情景時,不由全都笑的肚子抽筋。
總攻的命令一下達,二百多架飛機一抖尾巴,齊刷刷地衝過去,各自尋找著攻擊目標。二十多架戰鬥機則率先迎上去,去與那些剛剛升空的十年式戰鬥機糾纏‘溫存’去了。
無論是飛行年齡還是戰鬥經驗,這批飛行員絕對算是世界一流。按照歐洲人的標準,其中王牌飛行員都有十幾個。如果他們的對手足夠強大,相信王牌飛行員絕對不止這個數。楊建在這群飛行員中絕對不算老資格,他1921年才入伍,如果不是平時訓練成績極為優秀,他才不會入選到這支精英戰隊。
雖然是第一次參加戰鬥,但是楊建卻絲毫不怯場。他駕駛著一架‘鈍彈頭’俯衝轟炸機(FC…1)高高地把飛機拉到高度極限。由於安裝了艙室隔罩,所以溫度上感覺還好,但這稀薄的空氣,就有些讓人感到呼吸困難了。
“哦!”楊建似乎毫不受稀薄的空氣影響,帶上防風鏡,臉色潮紅,興奮地對準下方飛來飛去的機群和海面上一個個玩具般的軍艦,盯上最大的那艘軍艦,楊建一壓機身,大叫地道,“去死吧,小日本!”
啾……!楊建的飛機就似一枚從空中丟下的炸彈,幾乎達到六十度的角度高速向下衝來。巨大的氣流讓他的機身失控般地旋轉起來,但是飛機依舊不改速度和方向,依舊準確地衝向他的目標。
飛機嗖地從一架國防軍戰鬥機機翼旁半米旁衝過,把那名飛行員嚇了一跳,猜也不用猜就知道是誰,愛恨交雜地罵道,“這個楊瘋子,真是不要命。你平時玩命沒關係,但差點撞上老子了!”
雖然那名飛行員這樣說,但他也不得不佩服楊建訓練的大膽和技術的高潮。別看他是個新人,但是在空軍中絕對以膽大不怕死,玩命瘋狂而著稱。俯衝轟炸機因為是木製金屬混合結構,加上儀表等許多技術制約,俯衝的角度和速度都受到限制,不能達到類似於著名俯衝轟炸機……斯圖卡轟炸機那樣的九十度俯衝轟炸。
這時期的轟炸機由於結構脆弱,因而無法承受高速俯衝及拉起所產生的衝擊力,加上當年一戰時期英國人曾經試驗過俯衝攻擊,效果欠佳,所以放棄了後續的研究,所以這種戰術並沒有引起普遍重視。不過隨著飛機技術的發展,俯衝轟炸戰術越來越受重視,尤其是其對小型目標的攻擊能力。
相對於傳統的大型“水平轟炸機”而言,小型的“俯衝轟炸機”的攻擊精度和成本有明顯的優勢。俯衝轟炸方式能夠利用俯衝減小或消除投擲的炸彈向前的慣性,從而有效提高炸彈命中率。如果飛行員足夠優秀,一兩枚炸彈就可以造成非常好的效果,尤其在攻擊例如坦克,軍艦或者要塞工事等目標方面。現在所有轟炸機都沒有精度高的瞄準器,大中型水平轟炸機以較高的高度進行水平轟炸命中率自然非常之低,而且這些大飛機造價和研發代價很高,很不適合現在的中國的需要。
海軍一般較空軍更青睞俯衝轟炸機。空軍轟炸機由於在陸地上起降,基本不受尺寸和重量限制,因此其指揮官一般採用大規模水平轟炸的策略。而對於海軍來說,能在航空母艦上起降的飛機尺寸和重量有限,海軍需要將有限的彈藥精確地送至目標上空,而非大規模的密集式轟炸。
這種情況也非常適合德國的國情,隨著俯衝轟炸機在這次戰鬥中大出風頭,震驚世界軍界,以一戰中的二號王牌烏迪特將軍為首的將領迅速認識到了俯衝轟炸的潛力和優勢,並展開緊鑼密鼓的研製和從中國尋求援助,這是後話了。
但就是鈍彈頭這樣的原始機型,到了楊建手中,完全就變成‘尖彈頭’。他不僅把鈍彈頭的效能發揮到極致,而且還做到了以超過飛機設計四十五度俯衝角度的限制,用六十度的角度俯衝。而且速度也超過設計的俯衝速度,超過550KM的時速衝向目標。最重要的是,楊建是不到最後一刻不開啟減速板,用比別人更高的速度投彈,卻還能次次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