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第2/4 頁)
。但維持並擴大這樣一支強大艦隊的投入也是驚人的。這大大消耗了日本有限的財力和軍費,對於能源的消耗更是達到驚人的水平。
這也是為什麼國防軍這些年來,雖然軍費持續增長多年,但對於海軍建設,尤其是水面大軍艦建設一直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國防軍海軍利用潛艇和飛機等不對稱優勢,雖無法做到與日本爭鋒但至少也可與其周旋,令其不能肆無忌憚地直攻中國的沿海城市,港口。
而相對於中國來說,日本還面臨著巨大的物資供應危機,各種生活必需品,甚至是工業原材料,軍艦燃燒所需的煤炭,石油等物資都空前緊張。早在關東大地震後,日本政府就迅速對國家實行了物資配給制度。直到中國突然改變對日政策之時,日本政府自身也就此問題,產生了巨大的分歧。所以可以說,中國的突然妥協,對日本來說可謂是正合其意。
而假設中國沒有這麼做?日本會如何呢?這是個無法得知的假設了,但一個危險的趨勢就是陸軍的勢力越來越強,而日本人引以為豪的海軍因為屢次在對中海戰中取不得滿意的戰果,地位在軍中急速下降。所以日本陸軍中的宿將提出削弱海軍的軍費,把海軍用來保護日本的領土不受侵犯,保護日本的海上航道。
節省下來的軍費全部用於擴充陸軍,在一年內擴充一倍的陸軍人數,發動與中國的全面對抗,不是你死,就是我死的那種悲憤的腔調,猶如一名面對絕境的武士,拿起他的佩刀,插向他的腹部,那般的決然,那般的瘋狂。
在日本政府給出積極的回應之前,中國在澳洲的一支科學考察隊在其東北部地區發現一處巨大的煤炭儲藏地,初步估算此煤田可供百年開採而不會枯竭。由於這個時期的澳大利亞處於英國的殖民下,中國政府立即派去代表團赴英,協商談判關於澳大利亞這座新發現煤礦的開採權問題。
很快,負責此次考察的領隊,因打破中國貧油論,在國內主持勘探發現三大油井為享譽海外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在相關刊物上發表專業性文章,言稱澳大利亞是一個礦產資源極為豐富的大島嶼,目前發現的煤礦僅僅是澳大利亞豐富礦藏的很小一部分。
李四光沒有在地質考察報告中提及太多其他的論述,但在澳大利亞發現大型煤礦以及李四光的報告,還是讓國內的小部分有識之士意識到,這樣一個資源豐富的大陸,對於中國這樣人口眾多,消耗巨大的國家來說,戰略意義十分重大。這也是中國代表團為何如此之快成行,派往英國,洽談合作開發煤礦的事宜。
不過,日本人的反應也非常迅速。對於資源極為敏感的他們,幾乎在獲知中國向英國派出代表團的幾個小時後,日本就很快派出極具重量級的官員,出使英國。對於此刻的日本人來說,他們畢竟曾經與英國有著同盟關係。而且如果能得到這個煤礦的合作開發權,對於日本擺脫南下海路封鎖的意義,顯然無比的重要。
315 華飛變了?
澳洲發現大型煤礦的訊息。在日本國內引起的震動,尤其是在政府軍界帶來的影響簡直是驚天動地的。要知道澳洲大陸面積遼闊,遠非日本狹長的土地所可比擬的。更為重要的是,這片大陸上還發現了大型的煤礦,根據中國知名地質學家的秘密報告,這片大陸上蘊含了豐富的礦藏資源。
日本二戰時期之所以瘋狂外擴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土地的狹小,資源的匱乏。尤其是一場關東大地震,讓日本人的不安全感與日俱增,促使了外擴的軍國主義思潮在日本氾濫。但是現在如果有這樣一個選擇,讓日本人發現他們在西進大陸受阻後,還有一個更加誘人的決定,你說日本人會做出何種選擇?至少在民間輿論中,分歧會產生不是。
就在中國赴英代表團傳來訊息,日本代表團已經與英國人達成合作協議的時候,一條命名為‘禍水別引’的絕密計劃制定完畢,並正式開始實施。
禍水別引的計劃完全是內閣辦公室極少數人透過多天的秘密商議制定的,大致的舉措就是運用中國目前手上的秘密力量,對日本政界,軍界施加影響,把日本的主流觀點從向大陸擴充套件變成向海洋擴充套件的國家未來戰略方向。
這種影響並非強制性的影響,而是借勢而為。對於日本來說。他們在大陸上屢受挫折,投入很大,收穫卻甚微。但在海面上,雖然他們的海軍在軍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小,但日本海軍在東亞的霸主地位還是無人可以動搖。如果日本放棄與中國在核心利益上的爭執,運用其強大的海軍優勢,向東南方的海洋前進,那麼收益未必就不讓人心動。
當然,對於日本來說,還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