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3/4 頁)
飛也一直留守後方,所以在心中,他們也比較願意守護華飛的安全。雖說這個職責是警衛軍那幫人的任務,可華司令把他們留下,何嘗不是一種信任呢。這是第一軍軍長眾多軍官私下裡交換的結論。
一干軍事主官離去後,現場只留下參謀部主要參謀和一些高階軍官。
“莫海宇,你和曹原明天分別趕往北京和奉天!遊說袁世凱和張作霖發動對南滿和旅大的日軍進攻。北京方面,我們可以承諾德國所佔山東全境,將交付北京中央政府接管。張作霖那裡,除了承諾支援軍火外,曹原你還可以許以支援東北地方自治,與張作霖結成軍事互助同盟的協議檔案!”
“洋人那邊,我親自去拜訪。此時此刻,無論是美國還是英法,恐怕都希望我們可以停戰。所以重點就是我們在談判前,可以取得多少戰果,甚至把日本人逼到談判桌前,那樣才能為我們地談判,謀求最大的利益!”
華飛的話一說完,眾人面面相覷。性格比較激動的白凱軍更是站起來大聲道,“司令,山東戰場上,第二軍到目前為止,已經陣亡士兵超過五千人,受傷士兵更是達八千人之多。第三軍陣亡士兵三千多人,受傷士兵五千多人。我們付出瞭如此巨大的代價,憑什麼把山東地大部分割槽,交給袁世凱?司令!難道第二軍,第三軍將士們的鮮血,就白白流淌了嗎?”
華飛舉目一看,在場地其他人雖然沒有說話,但大部分人眼中透露出的意思,與白凱軍別無二致。華飛心中略略有些欣慰,但同時又泛起一股擔心。
欣慰的是,這些他一手提拔培養出來的國防軍主要高階軍官們,他們在內心深處,早已‘自治’,根本沒有把袁世凱當做中央政府的大總統看待。大多數參謀和華飛心照不宣,都明白華飛是不可能侷限於一個自治區的建設發展。
憂的是,大多數參謀們還不是很成熟,不具備長遠的戰略眼光,侷限於眼前一城一地的得失。把山東送給袁世凱,並不代表那裡華飛就永遠棄之不取了,只是為了換取北洋軍出兵,增強對日本陸軍地壓力,暫時交給袁世凱保管罷了。
交給袁世凱,總比落在日本人手中好吧。而且利用縱深,分散袁世凱北洋軍的力量,對自治區來說,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藉此機會,或許更能減
的敵意,為自治區謀取更多的發展建設時間。
這個中國近代史上很有手段和本領的人物,在利益是非面前,相信他可以做出一定的決斷。在華飛個人來說,對袁世凱倒無多少反感。這個人物如果不是過於執著帝王的榮耀,他的歷史評論,乃至整個中國的歷史未來,恐怕都將會變得不一樣。
以華飛目前己身的實力分析,掌控一個自治區地範圍,力量已經開始緊張。軍事力量勉強可為,關鍵是卻少足夠忠心卻又極富經驗的行政人員。這個忠心不一定是要對他個人地忠心,而是對自治區或者說對復興黨的理念認同。類似於民黨,進步黨等聯合政府內其他各黨,只能算是政治上地臨時盟友,並不足完全的依仗。
而且佔領山東,還要分散華飛目前有限地軍事力量,分散華飛有限的建設資金。得到的好處除了一大片土地外,暫時沒有太大的價值。所以權衡之下,如此決斷,正是華飛壯士斷腕的豪情。
至於張作霖,華飛相信他是個極具野心,富有敏感政治嗅覺,且又不甘久居人下的~雄!華飛相信蘇滬自治區的模式,一定給了張作霖極大的影響和鼓勵,這從當初聯絡張作霖時,他對自治區代表的熱情重視可以窺斑一二。如果華飛許出軍事互助同盟的條件,相信他一定會心動。至於到底決定出兵與否,只能盡人事而聽天命了。
“第二軍,第三軍官兵們的鮮血沒有白流,因為他們,把日本人阻擋在山東一偶,讓日本人趁機佔領山東的企圖成空!”
“自我穿上軍裝起,我就從未問過自己,所做的一切究竟是否值當!當有一天我也戰死沙場,我的血有沒有白白浪費!我從未如此想過,因為我堅信,我們所做地一切,都是為了神聖而偉大的目標,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和崛起!”
“我們是戰士,我們不僅自己要有覺悟,更要讓士兵們知道,他們的職責就是為爭取勝利而戰鬥。他們的身份和存在的意義,就是在戰場英勇作戰。你們都是我賴以臂膀地參謀,你們不僅要有出色的軍事謀劃統籌,我更希望你們可以有超前的政治目光和視野。”
“諸君,一名優秀的戰士,他從不問為什麼,他需要做的,就是執行命令,為了榮譽和使命,英勇戰鬥!哪怕在他看來,那個命令是不可理解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