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第2/4 頁)
桂軍士兵運氣也不像北洋軍那般幸運了,畢竟這個時候和國防軍與北洋軍爭天下的時期又不一樣了。雖然不存在什麼虐待俘虜的事情。但是他們想要獲得北洋軍降兵的待遇,甚至想進入國防軍的編制內,都不是那樣的事情了。雖然這些人還有不少堪稱為精銳,但是沒有規則不成方圓,治理一個國家,當以法治為先,而不能把個人的感情放在法律面前。
失去粵桂軍的支援,唐繼堯的壓力就空前巨大了。雖然他焦急萬分,但是各地的**都幾乎同時停下來了。這由不得他,而是他手下的那些大將們的自發舉動。平定嶺南後,國防軍就會集中兵力對付他們,所以擺在唐繼堯眼前的一個現實就是他必須收縮防線,萬不能像陸榮廷那樣,這仗還未開打,老巢就被人端了。要知道他們面對的不僅是戰鬥力有目共睹的中央軍,統帥這支軍隊的還是他們誰也不能忽視的人物,蔡鍔,蔡松坡!
在唐繼堯困惱的時候,他麾下的幾員大將龍雲、胡若愚、張汝驥、李選廷等全部致電唐繼堯,詢問意見。聽他們的口氣,對於戰爭的結局並不看好。而當初力主開戰的那些幕僚們。也紛紛不言了。在明眼人看來,事到如今的局面,可以守住雲南和貴州兩省,就已經是善中之善了。
唐繼堯也算果斷之人,迅速給各軍發電,要求全部撤回雲貴,加強防守,防止國防軍進軍。同時派出代表去南京,向南京求和,並要求雲貴地區自治,求的當初自治區和北洋中央的地位。因為唐繼堯非常明白,想要拿下南京,做主中央的可能性已經破滅了,唯有尋求此退步,意圖後來。假若中央執意不需,那麼他也只有來個魚死網破,別無他途了。
不過唐繼堯的想象顯然是美好的,他的命令下發後並沒有得到下面的積極響應,包括他倚為臂膀的四大幹將。很快,唐繼堯就感覺到不對勁,因為這樣的情況說明,他麾下的大將們已經心生雜念,隨時有叛出他的可能性。
唐繼堯估計的不錯,雖然他想據地自守,以求自保,但是他麾下的大將顯然看不見前景,也沒有太大的信心。看看粵桂軍,也也算一支強軍吧,怎麼著也有二十來萬的兵力啊。可就是在兵力比他們還要少得多的中央軍的攻勢下。頃刻間灰飛煙滅,甚至都沒組織起有效的大規模反抗。這讓這些軍事專業出身的他們不僅看不懂,也完全不敢相信。當看到那些在戰後投降的粵桂軍,境地可不咋的,情況比之北洋軍,那可真是天上地下啊。再看看蔡鍔送來的勸降書,你說誰不在心中產生點心思。
可以說唐繼堯麾下十個師長團長級別的軍官,有九個都悄悄派出心腹去與蔡鍔或者國防軍接洽,商談投誠後的安排和待遇條件,以作考慮。這投誠和投降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結果可是相差萬里之遙啊。
於是在廣州之戰結束後,全國的人們都把視線轉移到貴州和雲南,估計這裡恐怕會發生一場全新的大戰吧,不能讓國內的熱血青年們失望啊。但是跌破無數記者們鏡框的是,國防軍只是在有條不紊地向廣西,湖南等地調動軍隊,似乎絲毫不急於攻打貴州和雲南。而云貴軍在收縮防線後也停頓下來,對於緩慢逼近的國防軍也無動於衷,似乎根本不擔心一般。
這種狀況詭異了,有人評論說,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啊,恐怕一場決定中國命運,關乎國家未來的統一大戰。即將拉開。也有犀利的評論家分析說,這仗完了,打不起來了。你們看如今的軍事調動,這完全就是屬於談判期間該有的正常軍事部署嘛。而且中央軍的後勤保障也放緩了,大量運往南方的不再是彈藥,藥品,糧食,而是各級的政府公員和行政人才,他們將以中央的名義,全面接管之前大部分掌握在軍閥手中的地方政務。
這個結果華飛也有些意外,如果早知道平定南方的戰鬥如此輕鬆。他就不會拖到現在,而是早在幾年前就順勢而為,統一全國了。這個結果讓華飛欣慰的同時,也不禁為自己在軍事部署會議上不慌不亂,沒有派出最精銳的王牌決定而慶幸不已i,否則就有些貽笑大方了。
不過華飛也明白,這個結果並不是偶然的因素。如果他當初就攻打南方,首先晉軍等其他各省的軍隊不會如此安穩。另外當時頻頻戰鬥的國防軍,後勤保障壓力也很大。當時中央新立,地方不穩,即使是改編的北洋軍也遠遠不似現在這般穩定。對南方軍的心理威懾,也遠遠不像今日這般深遠。在當時不穩定的局勢下,一旦出現一個失誤,那引起的反應可就是雪崩的連鎖反應啊。
但如今的情勢不一樣了,國家不僅在俄國的內戰中佔了不少便宜,堅定了國民的民族自信心。此外的華盛頓會議,尤其是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