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尉,士,兵的等級體系,以表明軍人的身份和榮譽。這項軍銜制度只在革命新軍中推行,保衛軍和青年軍不設軍銜。
這套草案可以說是華飛思慮良久,在經驗和參考現實的情況下,辛苦地制定出來。雖然目前軍部的許多下轄部門都停留在草案上,但畢竟大的輪廓已經構建,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充實並發展出一支高效率,高戰鬥力的部隊。這才是華飛在這個時代,賴以存在並發展的根本力量。
有限的財力和資源,加上外部勢力的影響和制約,決定華飛只能走精兵路線。所以擴軍計劃,華飛短時間內也是停留在紙面上。他能做的,就是迅速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指揮型軍官隊伍。鐵血軍事學院已經籌備,大量的青年學生軍都是具有潛力的未來軍官人才,所欠缺的就是一支優秀的教官師資隊伍。
為此,華飛在把整編報告遞往南京臨時中央政府的同時,請求中央政府可以委派優秀的教官前來任教。另一方面給上海的凱爾、史密斯發出電報,以朋友的身份,請求他們為自己招聘一些西方的軍事教官。最後還透過希伯和其他德國退役軍官,讓他們利用自己的人際關係,從歐洲軍校為自己招募合格的軍事教官。
(新的一週,求票~)
34 野蠻交易
整編計劃一步一步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憑藉著窺探歷史先機和前期的積累,華飛已經初步掌握了一支可控的規模武力。不過他也深知,這個時期既是高速發展的起步階段,也是危險重重的艱難時期。他由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小土豪,一躍執掌一省軍事大權。任何有心人也會看出,他的崛起來勢洶洶,勢必將成為許多人眼紅嫉妒的物件。這從近來報紙的輿情風向可以看出,許多評論員不約而同調轉風向標,道出了華飛土豪的真實身份,大呼他為竊取革命果實的革命賊。
對此華飛深有感觸,雖然清楚這是有人在幕後搗鬼,但南京中央政府還是預設了他的存在和地位。畢竟無論是光復安慶還是攻打南京,無論華飛懷著總樣的動機,這個光復的功勳還是不可磨滅的。再說華飛手上掌握的軍事力量,也是南京臨時政府必須爭取的物件。這從華飛在南京公然搜刮藩庫,宋教仁依舊退避忍讓可以看出,南京的臨時政府,並不是鐵腕強硬的政府。
華飛此時擔心的倒不是南京臨時政府,而是北方袁世凱的北洋軍和西方洋人的態度。袁世凱的北洋六鎮,可算是這個時期最強大的軍事力量,這也是洋人最終扶植他並對南京臨時政府打壓的根本原因之一。當初在上海股市撈錢時,的確得罪了不少洋人。雖然和不少美國人形成了一定的合作關係,但是洋人對他這個新興崛起的力量報以何種態度,目前還不得而知。
當務之急,既不是擴軍,也不是訓練,而是想辦法謀求經濟上的建設和發展。華飛深知,如果沒有強大財力作為後盾支援,一切的武力,都是空架子,不堪一擊。
“報告軍長,李乾玉團長協同桂副軍政長,韓秘書長求見!”
終於來了,華飛放下手中的最新軍情諜報,笑著站起來。都督孫毓筠前幾日已經抵達安慶,由於省府至今對他軍費的要求緘口不提。為了表示不滿,華飛故意沒有參加孫毓筠的就職典禮。
“華軍長軍務繁忙,我等還要前來打擾,真是罪該萬死,罪該萬死啊!”韓衍身為省府的秘書長,這次前來求見華飛,當然是身負重任。
“不妨事!”華飛已經猜透對方的來意,所以語氣顯得有些淡漠,似乎還在芥蒂省府對他的軍費申請至今還未批答。
韓衍尷尬地笑了笑,也不多虛套,直接道,“本來孫都督是要親自來拜訪的,總奈獨立政府新建,事務繁忙,抽不出空來,特命韓某與桂副軍政長前來與華軍長商談北伐之事。”
韓衍見華飛正是一副傾聽的模樣,立即接著道,“想必華軍長已經得知,清廷頑將倪嗣沖率領所部五營三千人馬,已經攻佔潁上,阜陽,並大肆擴軍,威脅壽州,六安,懷遠,蚌埠等皖北州縣。此公然壓制革命之舉,乃我獨立政府所不能容忍。孫都督與一干司長議員商議後決定,任命華軍長為北伐軍總司令,率領所部北上,統領各地民軍,收復潁上阜陽等地。”
這個情報合肥那邊早已發來電報,倪嗣沖在攻佔皖北數府後,大肆擴軍,目前並沒有南下的跡象。所以華飛分析,這可能是袁世凱對革命黨人施加壓力的一種手段,僅靠倪嗣沖目前的幾千人馬,想要收復安徽顯然是不現實的,這點誰都明白。
“韓秘書。”華飛不溫不火地笑著道,“想必韓秘書也知道,新軍近來正在進行重大改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