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第1/4 頁)
所有人都明白,隨便躲在某處民房,等待城破後投降,這是最穩妥的選擇,但大漢的俘虜,必須到礦坑服三年苦役,不死也得脫層皮;若是能在城破之前,替漢軍做點什麼,那就能算作反正,甚至起義。
要不要冒點風險呢?
城門洞,這裡堆滿了沙包、黃土和條石,牢牢的塞住了大門。甕城門本來就開在圓形甕城緊靠主城牆的夾角,不可能被炮火直射,但把自己生命看得比世上任何事都重的漢奸朱煥,特意安排督戰隊守在各處城門,一旦得到敵襲訊號,就監督守城官兵用土石填塞城門,給自己的烏龜殼加了一重保險。
姜良材帶著兄弟們來到城門的時候,正看見守門的一個百人隊,在百戶指揮下揮汗如雨的搬運木石,似乎是在加固填塞。
“唉~咱們十個人,對面是一個。百人隊,看來,只好躲在民房裡,等著當俘虜了。”姜良材苦笑著,似乎是在寬慰兄弟們,又好像是在對自己說。
“不對,不對,”龐士瑞指著守門官兵,。興奮的大叫:“他們是在搬開石頭,他們想開門起義!”
果然,守門百人隊計程車兵,確實。是在搬運條石黃土,可不是加固填塞,而是把塞住城門的土石搬走!
事實上,自從漢軍驚天動地的火炮聲響起,整座城。牆在炮聲中顫抖,督戰隊被上司召集到城頭,以備對付潰軍,堵死的城門洞只留下這個百人隊的時候,他們就在百戶官帶領下,準備開城起義。
接下來的事情就很簡單了,表明了雙方的立場,姜。良材的牌和這個百人隊成為了同盟軍,在最終開啟城門之前,陸續還有三個排、一個百人隊,加上一名千戶官加入這個同盟——他帶來訊息,東寧府另外三面城牆,都湧動著同樣的暗流。千戶到這裡的惟一原因,就是因為這邊是漢軍主攻,另外三面是由乃顏部蒙古軍圍住,曾經追隨兩淮制置大使李庭芝的千戶官,希望向自己的同族,而不是蒙古人投降。
城門轟然洞開,挑出了白旗,現在輪到漢軍愕然。了,他們知道對面是曾經在蒙古鐵騎下堅守揚州的淮軍,是一位值得認真對待的勁敵,為什麼才剛剛五輪炮擊,甚至還沒來得及摧毀城頭上三分之一的女牆,殺傷十分之一的人員,他們就投降了?這個速度,比素稱膿包軟蛋的惠州劉深部,都快了好幾倍!
難道有什麼陰。謀?甕城中是否隱藏著伏兵?戰場經驗十分豐富的陸猛,都狐疑的舉起望遠鏡,想仔細觀察一下再作出判斷。
“不用了,”李鶴軒懶洋洋的把一顆花生米高高拋起,下墜的花生準確的落進嘴裡,“想想吧,阿術破揚州、常州,蒙古人在淮揚荼毒百姓有多麼慘烈,當年李庭芝麾下殘存的淮軍,由出賣他們統帥的朱煥帶領,這樣的軍隊會有戰鬥勇氣嗎?”
陸猛釋然,兵還是原來的兵,將還是原來的將,可現在的新附軍,早已不是李庭芝麾下那支勇猛頑強的淮軍了。
漢軍吹響了衝鋒號,炮兵換上了霰彈抵近射擊,鉛彈像暴風驟雨一樣洗刷著城頭,打得完全沒有人敢於冒險露出身子抵抗;步兵解散了嚴整的隊形,鋼盔鋼甲計程車兵,像一群群裝在罐頭裡的人,挺起明晃晃的刺刀,朝城門洞湧去;但跑到最前面的,還是師屬騎兵營、團屬騎兵連的傢伙,這些騎士們揮舞著馬刀,在戰場上如烏雲掠過,把步兵憤怒的狂罵甩在身後,搶先衝進了東寧府。
然後,新附軍有組織的抵抗基本上就結束了,士兵們成片成片的投降,軍官還想奪路而逃,可城外三萬名揚鞭躍馬的乃顏部蒙古兵,讓他們徹底放棄了這種打算。
馬可波羅興奮的叫道:“火炮,火槍,讓這樣一座堅固的城市,不到一個小時就向陛下低下了她曾經高昂的頭顱,這真是屬於東方的戰爭奇蹟!直覺告訴我,火器將會給整個世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火器的威力,不,敵人早已失去了鬥志,就算沒有大炮,東寧府也會像一顆熟透了的桃子,自動落進陛下掌中。”李鶴軒笑著搖了搖頭,在色目人的肩膀上用力一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朱煥如何是陛下的對手?你們色目人吶,只注重器,不注重道,卻是隻見樹葉、不見森林了!”
是的,李鶴軒說得對,朱煥這樣背信棄義的統帥,由老淮軍組成的新附軍,這樣一支士氣低落無心作戰的軍隊,讓他們留守東寧府絕對不是什麼好主意。看著士兵們衝進城垣,楚風卻笑不起來,低下頭默默的看著地圖,思考伯顏的意圖。
他自言自語道:“留守東寧府的力量,絕對擋不住漢軍一擊,伯顏為什麼要玩這麼個空城計呢?難道京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