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第3/4 頁)
築才能,他們的宮殿內部及其寬廣,往往一座殿閣就能容納上千人——稍微擠一點的話。
往日,阿合馬總是覺得這座大殿過於闊大,過於空曠了,可今天,他卻覺得高高的穹窿變矮了,寬闊的空間變小了,四周的牆壁似乎往中間擠了過來,讓他無法呼吸。
原因只有一個:伯顏丞相,大。元朝除了忽必烈大汗之外的頭號人物,回到了這座久違的朝堂上!
阿合馬悄悄看了看伯顏,幾年不。見,這位丞相更老了,但他高大偉岸的身形一點也沒有佝僂,腰板照舊像一位最勇悍的蒙古武士那樣挺得筆直,花白的鬚髮、樸素的衣著,都和草原上年老牧民一樣的普通,惟有刀劈斧削般硬朗的面部線條和一雙燃燒著火焰的眼睛,顯示出強烈的自信和過人的勇氣。
無形的威壓,從伯顏丞相站立。的位置散發出來,讓阿合馬感到十二分的不舒服,甚至比他面對大汗的時候,壓力更大。
大汗是阿合馬的主人,他可以曲意討好、阿諛奉承,。但伯顏是他的競爭者,天然的敵人!
阿合馬想起了和這位長生天眷顧者的初次交鋒。
宋亡那年,色目人剛剛以參知政事身份執掌帝國。財政大權,忽必烈曾經公開稱讚他:“做宰相的人,要明白天道,察知地理,竭盡人事,兼有這三方面的人,這才是稱職。阿里海牙、麥術丁等人也不能擔任宰相;回回人中間,阿合馬的才能足以勝任宰相。”
阿里海牙,是滅宋之戰的大功臣,拔襄陽,克樊城,。降呂文煥,破嶽州、沙市、潭州……從長江北岸一直打到了珠江三角洲,兵鋒所及戰無不勝,任湖廣行省平章政事,後升左丞,戎馬之功極大;麥術丁,曾任中書平章政事、江西行省左丞等職,時人認為宰相之才。
忽必烈卻認為,。連戰功赫赫如阿里海牙、精通庶政如麥術丁,也不如阿合馬堪為宰相,榮寵之甚莫過於此;而阿合馬也不負重託,透過發行鈔票、整頓鹽務、採礦冶煉、大力通商等措施,從民間搜刮了無數民脂民膏,在籌措了營建大都城所需的龐大資金的同時,還保證了大元朝南征滅宋的糧餉供應,故有人認為,南征之功若論沙場征戰數伯顏第一,若論運籌帷幄政務通暢糧餉供應,則是阿合馬的功勞。
伯顏丞相鞭敲金鐙響、人唱凱歌還,把亡宋皇帝、太后從臨安捉回大都的時候,阿合馬認為時機到了。
“不賞之功”、“尾大不掉”、“功高震主”、“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盧世榮告訴自己的色目主子,無數種可怕的下場正等待著伯顏,忽必烈大汗只需要一個理由,一個拿得出手的理由。
扳倒伯顏,大元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位置,就能握在掌中!所以阿合馬迫不及待的去替忽必烈找理由了。
很幸運,他竟然找到了。
“馬首經從嶺島歸,王師到處悉平夷。擔頭不帶江南物,只插梅花三兩枝。”寫下詩句的伯顏,正如詩中所言,一向兩袖清風一塵不染,但這次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無錫泥娃娃天下聞名,伯顏一時興起,帶回了一個描金漆的泥菩薩,並且在一次宴會中,被上百雙眼睛看到過。
阿合馬暗中派人弄到了那個金漆泥菩薩,但泥菩薩在他府中就變成了赤金菩薩,然後被呈獻給了高踞御座的忽必烈大汗。
“伯顏寫詩自詡清正廉潔,卻從故宋皇宮珍寶之中,私藏了這尊金菩薩,他犯下了欺君之罪,請大汗將他治罪!”
伯顏不慌不忙的取過金菩薩,高高舉起,向著光天殿水磨青磚的地面狠狠砸下,四分五裂,表面的金粉之下,是烏漆麻黑的泥胎,滿朝群臣頓時鬨堂大笑。
阿合馬的眼珠子差點迸了出來:分明被自己換成了赤金菩薩,如何又變回了泥菩薩?他只能從伯顏丞相嘴角那股若有若無的譏誚,揣摩到一點端倪。
從那以後,阿合馬就再也不敢和伯顏丞相作對,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還遠遠不能和這位蒙古大英雄等量齊觀。
接下來的幾年,伯顏丞相在杭愛山大破海都,又出兵遼東,斬殺勢都兒、哈丹、乃顏,在蒙古臣子,不,滿城文武當中功勞之大不作第二人選;而阿合馬主理的財政,自大漢帝國崛起海東以來,每況愈下,甚至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雖然近期借盧世榮下江南之助,稍微有了些好轉,但還遠遠不到能居功自傲的地步。
和這位丞相的距離,越來越遠了啊!阿合馬在心頭長嘆一聲,又不無嫉妒的看了看蒙古大臣中排在第二位,僅次於伯顏的參知政事呼圖帖木兒,哼,伯顏倒也罷了,這個連乘法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