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第2/4 頁)
曾聽讀書人說什麼治世農夫著絲履,似乎年青氣盛的自己還想著接媳婦的時候,把布鞋換成絲履,哪曉得媳婦都從滿頭青絲變成白髮老婆婆了,自己不但買不起絲履,甚至連布鞋都沒得穿了。
“唉~世道不好啊!”崔世安低下頭,像賭氣似的刷刷。刷割著稻穗。
微風把嘆息傳。到旁邊一片田裡,領著幾個兒子忙活著的鄭老爹耳朵裡,他也曬得快頭頂冒煙腳心起火了,停下來直了直腰桿,喝了口罈子裡被太陽曬得發燙的白水,邊抹汗邊說:“崔老弟,你道世情不好,總是比前些年強了不少,千百年來納皇糧國稅,大漢卻不徵糧了,這不是比過去好了許多?”
崔世安悶悶的道:“是不徵稅,依我看,徵稅倒還好些。”
老婆子聽了這話,氣得把鐮刀一扔,回頭罵道:“老頭子,莫非發了羊癲瘋?現在租谷那麼高,不徵稅咱們才有個活路,要徵稅,只怕把你老骨頭拿去熬油,也榨不出幾文銅子!”
崔世安脖子一梗,兩隻眼睛鼓得像癩蛤蟆:“往年徵稅的時節,範老爺收五成租谷,這不徵稅了,租谷卻提到七成五。依我看,收不收稅都是那麼回事,反正朝廷的陽光雨露,落不到咱們苦哈哈頭上!”
鄭老爹倒是公允得多:“話可不能這麼說,朝廷免了稅賦,是朝廷的恩德;範老爺加了租谷,是他為人刻薄。咱們窮苦人心頭可得有本帳,一是一二是二嘛。”
另外一邊田裡忙著的人聽了也道:“是啊是啊,如今朝廷不僅免了稅賦,漢軍比兩浙范家軍那是天上地下,買賣公平、說話和氣,小夥兒精精神神的,一個個看著就漂亮,還有大把軍餉銀子拿出來用,說句不欺心的話,人家吃飯買東西都大方,讓咱們多落幾個銅子!”
兩浙是范家軍家鄉,俗話說兔子還不吃窩邊草呢,燒殺搶掠的他們還不至於;但偷雞摸狗、強拿強要、欺行霸市等等劣行,自然是免不了的。漢軍則軍餉豐厚、紀律嚴明,侵奪百姓是軍中重罪,要上軍事法庭審判的,哪個敢拿自己那份餉銀和前程不當回事,去佔百姓的那點便宜?
相反,漢軍軍餉豐足,每逢旬日、大節士兵們就揣著銀幣出營採買,兩浙的農戶、商販都知道,這些人的銀子最好賺,付帳再爽利不過了!
左邊田裡的馬大嬸大嗓門直咧咧:“我家要有個閨女啊,就是倒賠嫁妝嫁給漢軍,也情願!”
幾位農婦頓時興奮的議論道:“是啊是啊。對了,我聽說漢軍在城裡設了招兵處,徵召年輕人當兵哩,還有招工處,招去做工人,聽說拿的工資也很不少哩!”
“我沒女兒去嫁漢軍,我也沒兒子好去做工!”崔世安臉色黑得怕人,悶聲不出氣的割稻子,田間地頭的歡聲笑語頓時啞巴了。
唉~鄭老爹看著崔世安的背影嘆了口氣。老崔本來有一兒一女,兒子跟張世傑張樞密去了焦山,死在了元兵刀下,殉國成仁;女兒嫁到常州,那年常州城破,全城人被韃子屠了個乾乾淨淨,老崔還不死心,兵荒馬亂的居然親自往常州跑了趟,回來之後什麼話也沒說,往床上躺了整整兩月才下地……
“老2、老三,兩小子給我加把勁兒,早點幹完了你們替崔家嬸子搭把手,甭和你崔叔廢話——和他商量,他就不要你們幫忙了。”鄭老爹背轉身,小聲叮囑兩個兒子。
“得咧!”老2老三答應一聲,刷刷刷割得飛快,鄭老爹就嘴角帶著笑:兩小子渾身力氣,機靈勁兒也不比那些漢軍官爺差了,等割完了稻子,再把下一季秧苗下到田裡,是讓他們去應召參軍呢,還是做工人?只可惜現在召的員額不多,聽說好些識文斷字的後生,都被刷了下來呀!
或者,兩邊都去碰碰運氣?
忽然低頭幹活的鄭老爹發現了異樣,不僅沒有說話的聲音,連千萬位農人辛勤勞作,千萬把鐮刀沙沙沙割稻的聲音都消失了,正午時分,天地間一片靜謐,安靜得能聽見自己的心臟砰砰跳。
抬頭一看,脖子就像僵住了似的,再也轉不動分毫:錢塘江入海口,遼闊的杭州灣外海,許許多多小山般的鉅艦,遮天蔽海而來,金色的旗幟、潔白的船帆充塞海天之間,彩雲飛渡,一瞬間,彷彿連天上的太陽都失去了熾烈的光華!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臨安哪怕鄉下種田的泥腿子,也是眼界極大的,大宋天子在位的時候,這裡是東方最大的海港,航線近通高麗、日本,遠達東非沿岸,阿拉伯、天竺、南洋、日本的各式船隻,蒲家規模巨大的船隊,以及大漢立國之後往來此處的船首尖利的漢船,臨安人早已見慣不驚,但今天他們真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