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第3/4 頁)
怪舒服的。
五年前,李福還是祈連山麓的牧羊少年,西北草原上的甜草根、芨芨草、拐棗和酸角果,是李福這樣十三四歲孩子的最愛,在草原上甩著牧羊鞭子,聽兄長們唱著延綏的花兒,和心愛的姑娘對歌。雖然窮困,雖然常常吃不飽飯,雖然有夏季熾烈的眼光,和冬季漫天的風雪,但那才是党項人生活的地方啊!
現在,隨著殺害党項族數十萬兄弟的蒙古人打到了南方,這裡物產豐富、民間富饒,江南真真是老輩人說的人間天堂呵!可這是漢人的地方,不是党項人的地方啊!李福記得在祈連山麓,走到哪兒都會有好客的牧人遞上熱氣騰騰的奶茶,但在南方,不管廣州還是福州,背後只有冷冰冰的面孔,和充滿仇恨的眼神!
為了蒙古大汗的霸業,在家鄉萬里之外和素不相識的漢人生死搏殺,党項人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作為一個曾經的牧羊兒,李福總弄不明白。
擔負警戒的後隊,傳來了一陣陣的吶喊,李福大驚之下很快給馬兒套上了籠頭鞍韉,把它牽到了主人身前。
李恆雙手在馬鞍上一撐,雙足發力騰的一下跳上馬背,鞭花兒一甩潑剌剌跑上了一座小山丘。
遠處,打著燈球火把的行軍佇列,在夜幕下形成了一條燃燒的長龍,漢人、漢人這麼快就追上來了!
難道英勇如費聽捷利,竟沒能把漢軍拖上一個時辰?李恆的心,變做一片冰涼。
漢軍金剛師副師長仇滅虜騎著皇帝的御馬,帶領兩個師所有的騎兵、準騎兵力量,對李恆部銜尾追擊。他們並不是在殲滅費聽捷利的戰後出發,早在戰局進行到大半,漢軍將不到四千名党項武士壓縮包圍的時候,按照既定計劃,陸軍司令陸猛就下令全軍所有的偵察兵、騎兵、聯絡兵,以及輜重兵、步兵、炮兵當中會騎馬的,將戰馬、馱馬、挽馬一律安上鞍韉,拼湊了五千“騎兵”,嚴令他們以最快的速度追上李恆、掐斷他的逃跑路線!
党項人的馬匹,前後連續跑了好些天,早就掉了膘;漢軍的馬兒則是船運,連日裡關在艙中悶得慌了,好不容易放出來,撒著歡兒的跑,一鞭子下去,沒十來里路停都停不下來!晚出發半個時辰,在李恆命令停下來飲馬的時間裡,仇滅虜終於追上了這個党項奴。
“李恆就在前面,騎兵兄弟們,咱們不能老讓步兵、炮兵出風頭啊!捉住李恆,打出騎兵的威風!”仇滅虜最早就是從最接近騎兵的尖兵隊起家,漢軍沒有獨立的騎兵單位,騎兵分散在各師團營,這讓喜歡馬上拼殺的仇滅虜很是鬱悶,不過,漢軍陸軍操典中明確以步炮兵正面決戰、騎兵追殲逃敵的戰術,讓他當年苦練的騎術,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出發之前,皇帝將伏擊亦思巴奚戰鬥中繳獲的御馬借給他乘騎,感激涕零之餘,仇滅虜暗暗發誓,這次一定要取到李恆的人頭,親手獻給皇上!
“衝啊!”
漢軍師有騎兵營,團有騎兵連,營有騎兵排,兩個師的部隊,就有兩個營另六個連另十八個排的正規騎兵,加起來一千八百多人,組成了第一波攻擊的矛頭,他們揚鞭策馬,如同一陣狂瀾卷向党項人的後隊。
漢人竟要和我們党項武士在馬上拼殺?幾乎所有的党項人都有一種荒謬的感覺。就是當年大宋最強盛的時候,也是用什麼平戎萬全陣,以步兵為主幹、強弩為利器和平夏鐵鷂子、橫山步拔子們對陣啊!
“讓南蠻子知道,誰才是馬背上的勇士!”李恆舉起了戰刀,向下虛劈揮出一聲短促的嘯音:“殺光他們!”
“殺光南蠻子,為費聽將軍報仇!”党項武士舉起了鋒利的彎刀、沉重的狼牙棒和烏油鐵錘,向漢軍騎兵壓去。
第299章 騎兵戰
延綏產優質鐵礦,西夏人吸收了大宋的冶煉技術,兵器工業相當發達,他們製作的鑌鐵刀劍被宋人讚譽為“明如雪花”,他們的瘊子甲堅固無比,三十步外神臂弓也難以洞穿。比起興兵之初用老鵰翎毛、生牛皮做盔甲,用狼牙做箭頭的蒙古軍,他們的裝備要精良得多。
所以不像蒙古人習慣採取邊跑邊射箭、非接觸的曼古歹戰術,党項人更喜歡用重甲鐵騎正面突破,這一次,李恆決心讓漢軍見識見識當年平夏鐵鷂子的強大武力,面對漢軍的箭矢陣型,他命令士兵們排成了針鋒相對的雁翎陣,準備正面兜住對手,再從兩翼包抄,將這股漢軍全數殲滅。
失去了機動力強的騎兵,看楚賊還拿什麼來追我!李恆摸了摸瘊子甲甲片上因為冶煉技術而產生的凸起,他的身旁,第二個千人隊、第三個千人隊都排好了陣型,他們將對漢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