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部分(第1/4 頁)
機械,來製作更加精密複雜的鐘表。
昨日楚風軍議,無聊的烏仁圖婭去找不參加軍議的王恂,想問問下次日食是什麼時候,進帳就看見他在擺弄一部鍾,王恂告訴她,如果把鐘的發條和燧發裝置聯動,就能造出一種能在指定時間爆炸的定時炸彈,由於發條儲能的限制,時間範圍是一天之內。
所以發現元軍炮兵陣地上多次不明來歷的爆炸,烏仁圖婭立刻想到了定時炸彈,對,王恂一定是昨天在那些地方埋好了炸彈,算好時間引爆的!
楚風笑了,王恂也笑了,大天文學家連連搖手道:“怎麼可能?我能算到日月星辰的執行軌跡,能算出日食的時間,可我決不能算到伯顏什麼時候讓炮兵發動進攻呀!更何況,阿老瓦丁是隨機選擇的炮兵陣地,我怎麼知道該把定時炸彈埋到那兒呢?”
這話也對呀,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楚風笑著將望遠鏡遞給了她,“仔細看,也許你能發現點什麼。”
烏仁圖婭將信將疑的接過望遠鏡,仔仔細細的觀察元軍炮兵陣地。十倍望遠鏡的視野中,兩千米外的敵人陣地一下子被拉到了眼前,烏仁圖婭清清楚楚的看見敵人,元兵像沒頭蒼蠅似的跑來跑去,他們不敢退後,因為退後就得面對丞相中軍蒙古武士的彎刀,他們只得硬著頭皮往炮膛裡灌著火藥、炮彈,指望能多打中幾個漢軍來墊背。
轟轟轟,一連串的炮聲中,有一聲顯得特別響亮,那門火炮像火山爆發似的四下炸開,方圓兩三丈的範圍頓時成為了烈焰地獄,倒黴的元軍炮手或者被炸得四分五裂,或者在烈焰炙烤下成為一團漆黑的人形焦炭。
看清楚了,完完全全的看清楚了,那門炮是自己從中間炸開,沒有漢軍炮彈落下,也沒有地下埋的什麼定時炸彈爆炸,就是它自己爆炸的!
烏仁圖婭放下望遠鏡,卻更加迷惑不解了。和篤信聶斯托裡安教的父親不同,她連長生天都不怎麼相信,王恂預測日食的事,更是給她灌輸了初步的科學理念,所以她更加不解,沒有鬼神相助,為什麼炮會無緣無故的炸開?
“這事,還得歸功郭守敬、趙孟盍轎弧!背�縲ψ漚銥�嗣盞住�
當年這兩位在大都時,用計讓忽必烈增加了火藥中的硝含量,這樣火藥燃燒速度更快,炮聲更響,看起來威力更大,忽必烈完全沒有懷疑,直到他們歸漢,也一直沒有更改火藥配方。
硝含量過高,火藥容易受潮,這在釣魚城之戰中就幫助了守軍,讓南下助戰的怯薛軍對釣魚城的炮擊足足推遲了兩天;但元朝並不知道,硝含量高的火藥作火炮發射劑,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陷。
硝含量越大的火藥,燃燒或者爆炸的速度越快,力道越猛。黑火藥的配方,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作為推進劑時,它需要降低硝含量,燃燒相對平穩,讓炮彈在炮膛中比較均勻受力,形象的說,就是炮彈被“推”出炮口的;而蒙元卻被誤導使用了硝含量高的火藥,爆炸劇烈,這樣炮彈瞬間受力極大,是被“炸”出炮口的。
均勻推動,炮膛受壓小,使用壽命就長;猛烈炸出,炮膛瞬間受壓太大,使用壽命就短。
蒙元鑄銅火炮未經鍛壓,鑄造時內部留下許多微小的縫隙、孔洞,瞬時高壓下炮身發生金屬形變,炮彈出膛壓力消失,在彈性作用下炮身又回到原來的形狀,這樣一來一回就發生了金屬疲勞,那些縫隙、孔洞就會變成致命的裂縫,炸膛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郭守敬等人歸漢之後按蒙元鑄炮方法進行了試驗,大約連續高速發射一百發,就會陸續出現炸膛,所以王恂能作出較為準確的預測。
元軍方面隨著炮兵陣地上接二連三的炸膛,已經陷入了混亂,後方列出鑿穿陣型的蒙古武士,也迷惑不解,甚至有人開始向長生天祈禱:遠離漢軍炮兵陣地,只是射擊敵人前沿步兵陣地的大炮也無緣無故爆炸,莫不是長生天降下了天罰?
就連睿智的伯顏丞相也陷入了困惑。
沒有機械幫助,手工製造火藥的成本極高,財政枯竭的北元朝廷無法承擔太多的訓練經費,所以炮手萬戶府的炮兵們,訓練時從來不會一口氣打上一百發炮彈,從伯顏到阿老瓦丁到普通一兵,都想不到百發之後居然會出現炸膛!
第433章 伯顏的真面目
四個萬人隊輪番衝擊不停射出箭雨,每個萬人隊前衝只放五箭便退後休息,待另外三個萬人隊輪番衝擊之後方才再次展開突擊。
以車輪戰術消耗漢軍的有生力量,這是草原上狼群圍獵野馬、黃羊的慣常戰術,蒙古武士汲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