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部分(第1/4 頁)
!
不管傳言中李家福多麼膽小,但他的炮兵技術絕對不是浪得虛名,方位角、曲射彈道,李家福剛到陣地上就露了幾手,當場鎮住了於小四。
錢小毛軍長請動李家福前來指揮,有這樣技術精湛的高手前來坐鎮,想必敵人要倒大黴吧?戰鬥之前於小四這樣想。
他失望了,非常非常失望。因為剛剛三個萬人隊發起衝鋒的時候,李家福居然下令城牆後的十二斤重炮全部不得發一彈一炮,只允許六斤炮作曲射覆蓋。
天吶,這是為什麼?
論射擊諸元,於小四早在戰前就在預設戰場——長城北側標定了參照物,並一一編列了編號,站在敵臺上的觀測哨,只需要報號就能隨時報告敵人聚集的方位,而“一號射擊目標高度XX、方位XX”、“二號目標高度XX、方位XX”,早就解算出來做成射表,貼在每門大炮的旁邊,比如觀測哨報了“敵人在一號目標聚集”,各炮組就直接按一號目標對應的高度XX、方位XX作曲射活力覆蓋,炮組成員根本用不著瞄準!
論鬥志、論士氣,去年冬天剛剛從遼東打到大都,兵鋒正銳,士氣高漲,皇帝又下達了總動員令,前一段時間休整,學生參觀、英模報告講演,又有全國各地百姓的慰問信,連同懷春少女的情書一齊寄到軍中,小老虎們憋著勁兒要狠狠揍韃子。士氣上絕對沒得說。
論技術,於小四佩服李家福之外,對自己的技術也頗為自信,他相信開炮轟擊一定能將許許多多的蒙古武士轟下馬來,早在敵人進攻到長城下面之前,就給他們大量的殺傷。
是陣地不對嗎?熱氣球回報敵人的可疑動向,昨天晚上全營偕十八門重炮剛剛連夜轉移到這裡,
所以,於小四就不明白了,李家福為什麼要讓十二斤重炮暫停射擊,裝彈待命?難道他想用大炮把五里外的忽必烈給轟了?不可能啊。超出射程一千米,根本不可能打到那兒呀!
眼瞅著先是旁邊的六斤炮轟隆隆來了陣曲射,然後又是山頂敵臺上的三斤炮歡快的吼叫起來,霰彈直射彈雨嘩啦啦潑出去,雖然被長城阻隔看不見外側敵人的傷亡,也能透過金鐵交鳴之聲想像到敵人連人帶馬被射得千瘡百孔的慘狀,以及三斤炮連官兵的意氣昂揚。
他睜著雙發紅的眼睛瞪著李家福:“發射吧,為什麼不發射呢?咱們的彈藥還有三十個基數,咱們的小夥子都快憋瘋了!”
李家福:“我在等待更好的機會。”
“更好的機會?”
“是的,忽必烈決不會把寶全押在第一波攻擊兵力上,事實上,我猜測他經歷了二十天的失敗,至少悟出了試探我軍炮火分佈密度的方法……”
話音未落,聽得敵臺上的觀測哨不是用規定的旗語,而是興奮中帶著點驚慌,幾乎是扯著喉嚨喊道:“三、四,不,五個萬人隊,密集隊形,正朝著五號目標跑過來!”
李家福猜得沒錯,忽必烈一代雄主,幾乎是天生的戰爭天才,而戰爭又是磨礪天才的學校,短短二十天的戰事,他已學會了試探漢軍炮火疏密程度,尋找薄弱環節的方法。
蘇錄定戰旗下,忽必烈頗有些自得:“居庸關東段山勢險峻,南蠻子心頭麻痺大意,配置的兵力、火器都比較弱,朕以前面三個萬人隊散開在十里範圍內進攻為試探,後續五個萬人隊跟進,密集衝鋒到長城之下,在南蠻子最薄弱的環節給他們致命一擊!哈哈哈,蠻子以為有槍有炮就可以縱橫天下,朕叫他們知道,朕的鐵騎勁旅的厲害!”
過去二十天,忽必烈付出巨大的傷亡。未嘗沒有收穫,他明白的第一點是,憑著離開大都北逃塞外時,拖到草原上去的那幾門炮,加上床弩也不是漢軍火炮的對手。
第二,漢軍要防守這麼長的一段長城,兵力、火力配置必定有疏密輕重之別,有些險要地段,火炮配備相對比較少,這就是蒙古軍的機會來了!
“大汗天威赫赫,南蠻子群醜還不束手就擒?八十年前成吉思汗入此關伐金,如今吾皇由此南下滅宋,祖孫三代英雄無敵,足為千古留傳!”趙復帶頭,一時間諛辭如潮,把忽必烈捧上了雲霄。
忽必烈似乎已經看到居庸關雄偉的關城被自己踩在腳下,那面金底蒼龍旗被踏在腳下的情景,他注目而視,後繼的五個萬人隊以密集的隊形衝到了進攻路線上,一旦他們到達城牆之下,韓軍一定頂不住山呼海嘯般的肉搏攻勢!
就算拼消耗,忽必烈也勝券在握,因為他的身後,另外八個萬人隊已列好了陣型,只要繼發的五個萬人隊開啟局面,他們就會從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