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部分(第2/4 頁)
貨色,搞陰謀詭計、行賄受賄、政治平衡什麼的或許算得上行家裡手,而在大軍壓境、刺刀逼到胸口的情況下,指望他們替基督獻身做十字軍英雄,連萬能的上帝都辦不到
要讓他們妥協投降,簡直比放倒伊麗莎妓院的一位妓女還要來得輕鬆
另一方面,忠於本尼迪克特的幾位樞機已經提前逃走了,留在這裡的是和新教皇關係不太密切的人,他們本來就對本尼迪克特和奧爾西尼家族存在不滿情緒。
平民或許因為教廷的宣傳,真以為楚風是個吃人心挖人膽的超級惡魔,但教廷內部的高階神職人員豈不知道楚風往往選擇與被征服地區的宗教勢力進行合作,並扶植代理人,實行藩屬統治的慣例?無論如何不會有真正的性命之憂,倒是很有可能弄到好處。
留下來這本身就說明了基本的態度,他們的爭論,不過是討價還價而已。
“什一稅,什一稅的問題,大漢皇帝是否要剝奪?”終於有人問道了最關鍵的問題,所有的樞機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布雷默的身上。
梵蒂岡靠什一稅的收入維持運轉,漂亮的教堂、僱傭瑞士長戟兵的費用、購買聖餐和洗禮的法器,這些都要花錢啊
樞機主教們則要靠什一稅來填滿腰包,無論吃喝嫖賭,還是養大群私生子,抑或和漂亮的小男孩談談心,沒有亮閃閃的金幣都不行啊
樞機們覺得就算宗教裁判所可以全部撤銷,什一稅也絕不能放棄,哪怕、哪怕大漢皇帝的刺刀逼到咽喉上,也、也至少要保留一半,大不了咱吃虧點,二十稅一吧
布雷默嘿嘿一笑,他的笑容特別**特別詭異:“親愛的朋友們,什一稅是要堅持收下去的,大漢皇帝允許我們向所有基督徒繼續徵收什一稅,並且因為教皇軍的裁撤,每年梵蒂岡的收入會有更多的結餘。”
更多的結餘?樞機主教們聽到這裡一個個眼睛發亮,毫無疑問更多的結餘意味著更多的貪汙。
不但沒有減少什一稅的額度,反而因為不再僱用瑞士長戟兵而增加了結餘,這個訊息實在太美妙啦
樞機主教們興奮之下,都沒有仔細體會楚風允許他們向所有基督徒繼續徵收什一稅,這句話究竟意味著什麼。
嗯嗯,楚風很樂意看到所有歐洲商人在和大漢商人競爭時,多承擔十分之一的成本,對此他是絕對不會反對的,教廷莫說徵什一稅,就是搞什九稅,他也舉雙手雙腳贊成啊
主教們自然不知道自己已然成為大漢從經濟上絞殺歐洲本土金融勢力的馬前卒,蒙在鼓中的他們反而歡呼起來。
半晌,發現布雷默還靜靜的站在聖壇上,樞機主教們停下來,同時向他鞠躬:“尊敬的教皇陛下,從現在開始,您就是羅馬教區主教、羅馬教省都主教、西部宗主教;梵蒂岡君主、教皇,宗徒彼得的繼位人、基督在世的代表。”
布雷默當仁不讓的點點頭,補充道:“是西爾維斯特四世。”
當天下午,梵蒂岡就以樞機會議的名義頒佈了宗教敕令:
本尼迪克特十一世系透過陰謀篡奪教皇之位,特宣佈其為偽教皇、對立教皇,取消其教皇頭銜,革除教籍,願全體基督徒永遠唾棄之;
若望、克雷芒等五位樞機主教,在基督世介面臨最大風險之時,逃離梵蒂岡,逃離羅馬,無恥的放棄了尊奉基督的誓言,特宣佈取消其樞機主教身份,革除教籍,願全體基督徒永遠唾棄之;
羅馬人、樞機主教布雷默,在過去的聖職生涯中盡忠職守,為收回聖城耶路撒冷和尋回真十字架立下殊勳,對基督的忠誠經受了最嚴苛的考驗,在樞機會議上被一致推選為教皇,成為全體基督徒的聖父,稱“西爾維斯特四世”。
三天後,在梵蒂岡的聖彼得廣場上露天舉行了盛大的登基彌撒。
彌撒開始時,新教皇西爾維斯特四世首先拜祭了聖彼得和已故教皇的陵墓。
整個彌撒的高潮是接受教皇指環和由白羊毛做的披肩,根據梵蒂岡傳統,這兩件物件象徵著對耶穌門徒聖彼得的繼承。
儀式中在樞機主教裡挑選出十二人,以代表耶的十二門徒,這些年齡不一的樞機主教們當眾宣誓遵從新教皇。
與之前歷次教皇登基彌撒不同的是,大漢皇帝楚風作為觀禮元首出現在了聖彼得大教堂的三樓視窗。
因為位置的關係,他看起來就在教皇的頭頂上,而布雷默結束露天彌撒進入聖彼得大教堂的時候,就從他的腳下透過。
這是否帶著某種政治隱喻?外界的傳言頗多。
登基彌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