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部分(第3/4 頁)
距離,朝漢軍缺乏保護的四肢和咽喉射去箭矢。
這一招不錯,長弓兵能夠在相當遠的距離作精確射擊,倒是有不少漢軍士兵因此受傷。
不過最終是得不償失的,七八名長弓手傷亡,才換來一名漢軍士兵的損失,而且被子彈擊中的長弓兵死亡率極高,而只是四肢被射中的漢兵,往往不會有生命危險。
“上帝呀,我絕對不相信長弓兵就此失敗,至少在持久力上他們應該勝過對方……而且,希望大漢皇帝的精銳士兵不會太多。”
愛德華的自信心正在迅速下降。
在他眼中,對面的敵軍訓練有素、作戰頑強,實是難得一見的勁旅,再看他們全都裝備著“價值昂貴”的盔甲,那麼可以想見這種精銳部隊的數量不會太多。
可憐的英王,他只知道長弓兵因為長期訓練中都要用極大力氣拉弓,使得脊椎百分之百的變形,這樣還要訓練十年之久才能成為合格的戰士;卻不知漢軍使用火槍的步兵僅僅用三個月時間就能達到現在的訓練水平,並且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盔甲、步槍價格都十分便宜,步槍價格甚至低於一張弓
歐洲的君王採用封建制度,加上全國的封臣,英法等國的軍隊數量不過幾萬而已,大漢皇帝楚風麾下精銳陸軍主力就有八個軍、三十餘萬人的規模
當然在遙遠的萬里之外作戰,設內耳城堡之下,神聖同盟依然佔據著數量優勢。
長弓兵的持續作戰能力也相對較強,他們攜帶四打四十八支箭矢,能夠一次把這些箭矢射完,持續十分鐘的猛烈射擊然後就雙臂痠軟必須休息了。
長弓還是比較費力的,但經過苛刻訓練的威爾士弓手能一次射四十八支箭,還是非常了不起的。
冒著漢軍火力,在基督感召之下長弓兵無視生死,將箭矢一支支射出。
大概,對方異教徒漢軍的火力將要告罄了吧?他們使用那種像雷霆的武器,應該不會持久力太強吧?
不僅長弓兵這樣想,愛德華本人也是這麼想的。
可他們都失望了,一直到長弓兵攜帶的箭矢射完,本身也沒有力氣再發射了,漢軍的排槍轟擊還是像最開始那樣撒著歡迴環轟打。
長弓兵攜帶四十八支箭就算了不起,他們根本想不到每名漢軍士兵攜帶的子彈是一百發,並且能夠在戰鬥中由垂直延伸到連級的後勤輜重體系做出補給
至於射擊次數嘛,扣扳機費的力氣可比拉開長弓小得多,如果說限制連續射擊次數的因素,後座力倒是主要的,不過拼著肩窩被後座力撞疼,普通士兵也能隨隨便便打個兩三百發子彈,持續一兩個小時的戰鬥。
這是長弓根本無法比擬的。
呆滯中,可憐的威爾士長弓手發現皇家近衛騎兵團也掉轉了方向,鐵流滾滾而來。
第861章 設內耳大戰
正面戰場,漢軍用手榴彈和步槍齊射使戰局逐步穩定,少數躲過火力封鎖衝到陣前的敵軍,也被刺刀捅出了無數個透明窟窿,去見了他們的上帝。
漢軍能夠支撐,兩翼也由火槍騎兵接過了遮護任務,皇家近衛騎兵不再疲於奔命,羅曼努斯騰出手來第一件事就是率領五個營團轉身向北,解除大軍側翼所受的威脅。
兩萬只馬蹄踐踏著大地,發出滾雷般的轟鳴,身後是連綿不絕的炮聲、爆豆子似的槍聲,交織成為血與火的奏鳴曲。
風從羅馬戰士的盔甲縫隙裡灌進去,給他們沸騰的熱血帶來一絲清涼,左手持盾、平端右手長達五米的騎槍,怒吼著殺向威爾士長弓手。
愛德華見狀嚇得差點兒咬掉舌頭,訓練這一享譽數百年之強力兵種的就是他本人,如何不知道長弓兵盔甲薄弱得幾近於無,隨身更是隻攜帶長匕首,肉搏能力極差?若是被高速奔行的騎兵衝到跟前,那將是一場一邊倒的屠殺
趕緊讓旗手搖動旗幟,令長弓手們退入森林。
威爾士長弓手們與漢軍步兵已是大敗虧輸,見近衛騎兵猛衝而來,一個個嚇得魂飛魄散,幸好撤退的命令傳來,便不要命的往森林奔去。
近衛騎兵們來了個銜尾追殺,長長的騎槍從背後把倒黴蛋刺穿,高高的挑飛起來。
長弓兵從陣地逃回森林的一路上丟下了不少屍體,加上之前被漢軍擊殺的,僥倖逃回森林的人不超過兩千人。
近衛騎兵們在森林邊兜轉馬頭,茂密的森林是騎兵的天敵,就算騎術再高超的人也有可能在飛馳中撞上樹幹,傾斜的朽木、地面盤曲的根莖都會對飛奔的人馬造成致命傷害,如果降低速度,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