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1/4 頁)
此女肌膚勝雪、容顏如玉,李鶴軒的眼神在雪瑤身上停留了片刻,端起茶杯小口啜飲,“好香、好香!”也不知是說茶香,還是雪瑤身上若有若無的臘梅幽香。
雪瑤微慍,轉身看著窗外的花園,李鶴軒哂然一笑,收回目光,對楚風說:“在下聞得楚總督在琉球開天闢地,做得好大手筆,御筆親題海東屏藩、天南柱石。故而從表兄處討了一紙薦書,飄洋過海來投效大人。”
楚風自謙道:“楚某寄身海外藩國,亂世中苟且性命,恐怕讓先生失望了。”
“不不不!”李鶴軒連連搖頭,“大人之志,剛才已經吐露。以在下看,大人的志向絕非僅僅是斬單于首、封狼居胥。”
“那又是什麼?”
“逐鹿中原、鼎定天下!開萬世不拔之業,垂千秋景仰之範!”
楚風大驚,現在人人都以琉球為海外藩國,他是怎麼看出我有混一宇內的志向?試探著說:“先生謬讚了。不知先生所來,有何可以教我?”
“非為別事,只希望討個琉球國的丞相來做。”
“討個丞相來做”,好大的口氣!
楚風好整以暇的把玩著茶杯,慢慢問道:“先生所學如何,做丞相可要能服眾。”
“文能整肅朝綱、治國安邦,武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李鶴軒一挺胸膛,目光中露出一絲灼熱的火焰。“李某精通天文地理、諸子百家,雖不敢自誇張良、姜尚,亦不敢妄自菲薄於管仲、樂毅!”
楚風一口茶差點噎住,他簡直想揪住李鶴軒問問是不是看多了三國演義,管仲樂毅自比,張子房、姜子牙自詡,接下來會不會冒出個“臥龍、鳳雛”?
想了想,人狂成這樣,肯定是有些本錢的,便細問道:“譬如琉球政治,你有什麼看法?為何一口咬定楚某胸懷天下之志?”
“秦法!”
“秦法?”楚風一頭霧水。
這位大人心機深沉滿懷機詐,我說破天機,他居然掩飾得若無其事,李鶴軒更加堅定了投效的想法,一條條“揭露”楚風的“秦法”:
“秦法以苛,刑棄灰於道者;琉球之法苛於秦法,治亂用重典,大人精妙手筆!”
“秦軍斬首記功,‘捐甲徒裼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琉球以人首級為京觀,外則畏服遠人,內則震懾不臣,大人高明!”
“秦人屬水德,水德尚黑,秦軍服黑色,戰不旋踵;今大宋為火德、尚赤,大元為金德、尚白,琉球居海上,尚黑為水德,水克火、金生水,無論相生相剋,均可承宋元之大統。漢軍、法官都著黑色,顯是要以水德承繼宋元,大人問鼎天下的雄心,瞞得了別人,須瞞不過李某!”
楚風被他一頓亂侃繞得頭暈,漢軍用黑色一為震懾敵人二為隱蔽色,法官穿黑色漢服是為了莊重嚴肅,怎麼這都和五行,什麼金德水德扯到一塊了?誤會也太大了!
李鶴軒見楚風遲遲不語,以為自己說中了要害,得意洋洋的接著說:“歷朝歷代,以步軍北擊匈奴千里,胡人不敢南下牧馬,惟有大秦!大人之法師從暴秦,正是治亂世、御胡虜之道!不過以李某看來,尚有兩點不足。”
他舉起兩個手指頭:“其一,法家雲,民不知法則畏法,蓋天威難測也。琉球政府門前,設專人講說律法,若百姓知法,則法不能使人畏懼了,此為大人一大敗筆!”
“其二,琉球從對岸接人,閩廣一帶最講宗族,大家大族稍有不合,便聚眾對抗官府,此為第二大敗筆!”
第一條楚風是不贊成的,民不知法而畏法?這顯然是搞神秘主義嘛,實際上是早期法條粗疏,害怕老百姓知道了法律,鑽法律的空子,對於逐漸完善法律的琉球,這顯然不成為問題,普法宣傳要堅持搞下去。
第二條,關於宗族勢力,倒是想聽聽他的意見。
李鶴軒雙目炯炯有神:“推恩令。”
第七十九章 女朋友
西漢初年,高祖劉邦分封劉氏子孫為王,之後這些分封的王國,大的“連城數十,地方千里”,對朝廷皇權構成嚴重威脅,到漢景帝時候,為了削弱王國勢力,景帝採用大臣晁錯的建議削藩,反而引發了吳楚七國之亂,七王公然以武力對抗中央,雖然被景帝軍事鎮壓,但漢朝元氣大傷是不消說,大大小小的王國仍然存在,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這是因為諸侯王的爵位、封地都是由嫡長子單獨繼承的,其他庶出的子孫得不到尺寸之地,一個王國地方千里、人口百萬,自然有了對抗中央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