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3/4 頁)
楚風還想著等天下安定,帶幾位美女跑巴厘島玩玩呢,陽光海浪金沙灘,大小美女們身穿比基尼,嗯~做夢都流口水呀!
咳咳,漢王,不,陛下又出神了,張廣甫咳嗽著提醒,將一份統計報表送到楚風跟前。
管理一個工商業發達的帝國,必須要有足夠地數學人才,蒙古韃子就是不會算帳,才讓阿合馬、桑哥等色目人掌握了財政大權。 大漢的普及教育,尤為重視數學,大批補充的數學人才,使現在的財稅部門已能提供和後世相差無幾的統計報表。
“對南洋各處的貿易數額,呈下降趨勢,最近三個月,幾乎每月都下降了一成。 ”曾經的帳房先生,現在財稅部長憂心忡忡。
楚風接過報表:“咱們的東西供不應求啊,怎麼會銷售下降呢?問題主要出在哪方面?”
“武器,武器的銷量大幅下降。 ”
張廣甫此言一出,眾人轟的一聲議論起來:琉球刀劍盔甲之精銳,世間並無對手,怎麼會滯銷呢?
“因為這東西不會壞。 ”張廣甫給各位同僚解釋:盔甲武器並非消耗品,一般不會弄壞,冷兵器即使壞了很容易修復,戰場上還能繳獲敵人的用,那麼,各國購買一定數量,裝備大部分軍隊後,就不會繼續購買了,三個月前武器出口達到了最高峰,預計今後會進一步下降。
楚風皺了皺眉,目前,琉球出口的大宗貨物,就是武器、鹽巴、醃鯨肉鹹魚和金銀貴金屬這麼幾大類。 鹽巴、鹹魚的價值比較低,銷量一直上不去;金銀貴金屬外流多了,會造成整個東南亞範圍內的通貨膨脹;武器出口才是目前最牢靠的支柱產業,但現在它遇到瓶頸了。
“擴張,擴大交易範圍,把武器賣到更遠的地方去!”李鶴軒如是說。 以前,楚風就是這麼幹的,先後開拓了占城、日本、三佛齊、真臘等處市場,那麼今後賣到天竺、細蘭去,市場總會有的。
楚風嘿嘿一笑,李鶴軒的表哥祝季奢三條客舟跑外貿,靠販運武器賺了不少,難怪他會提出這樣的建議。 “這個辦法治標不治本,試問天竺的武器市場飽和了,咱們能賣給誰?一直賣到大食(阿拉伯)和大秦(拜占庭)去?我們二十多萬人的國力,能支援遠涉印度洋的遠征,有兵力維持這麼漫長的商路嗎?”
李鶴軒搖搖頭。 南洋總督府是準備駐節息辣(新加坡)的,從那兒出馬六甲海峽就是印度洋,本來以此認為陛下準備開拓天竺的,看來目前時機還沒成熟。
“要不,咱們出售火槍和火炮?”曲海鏡弱弱的來這麼一句,立刻被陸猛、侯德祿恨恨的瞪著,恨不得一口吞了他。
“唔,賣了火槍火炮,南島猴子們就得一直向我們買火藥、子彈,而且火器也不好修理,今後就得和咱們做常年買賣了。 ”楚風剛把這段說完,兩位司令就急了眼,搶著想說話,卻見陛下搖了搖手:“不過,利器是不能交給潛在對手的,火器絕不能外賣。 ”
“下官以為,如果實在沒辦法,降低外貿也沒什麼,反正現在糧食能自給自足。 ”新任的民政部長鄭思肖剛看了各地質調查隊匯總的報告,琉球南北長、東西短,南北走向的中央山脈為界,東部多山地,西部多丘陵平原,可供開墾為水田的土地主要集中在這裡,水網密佈、日照充沛,土地十分肥沃。
以前開外貿,主要是為了解決糧食問題,現在糧食無憂,外貿的必要性似乎沒有那麼急迫了?
第202章 履新
李鶴軒、王大海、侯德富,連同海陸軍的兩位司令,都眼巴巴的盯著楚風,他們是最早追隨陛下起家的從龍之士,他們也是從擴張政策中獲益最多的人。 只有不斷的擴張,王大海管轄的船廠才有源源不斷的訂單,李鶴軒的表哥才能把生意做遍整個南洋,侯德富和兩位司令的軍隊才能不斷擴大編制。
楚風盯著面前用後世記憶畫的臺灣島略圖。 二十世紀末,臺灣耕地面積八十多萬公頃,其中上好的水稻田五十萬公頃,且絕大部分集中分佈在中央山脈以西的平緩地帶,也就是琉球、琉北、琉南一線,開墾非常方便。
五十萬公頃,合七百五十萬畝,按每戶三十畝計算,可以分給二十五萬農戶。 由於政策是按戶分田,各家只要有了成年壯勞力就會分家單過,若以每家三人的小家庭計算,則這些土地能容納七十五萬農業人口。
每畝雙季產出…三石,則總產量二千五百萬石。 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中國人均糧食佔有量四百公斤左右,合宋制不到七石,以此論,琉球農業若全面開發,產出的糧食能養活三百五十多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