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部分(第3/4 頁)
度被征服歷史上的一大步。
是的,之前德里蘇丹先做西遼古爾汗的封臣,又做過伊兒汗的藩屬,西遼是被金朝打敗的契丹遼朝殘餘逃到中亞建立的國家,伊兒汗是大元朝、蒙古帝國的屬國,本身都是中央天朝的屬國或者手下敗將。現在德里蘇丹能跳過這些二老闆,直接和中央天朝大老闆聯絡,不少朝臣的臉上還喜笑顏開呢。
吉亞斯丁也很開心:“是啊,德里蘇丹沒有完全獨立,可咱們祖祖輩輩不就是做藩屬的命麼?無論西遼古爾汗、伊兒汗還是巴格達哈里發,嗯,從做屬國的屬國,進步到直接做天朝餓得屬國,也算一大功績呀!”
不過在冊封儀式完成之後,吉亞斯丁高興不起來了,周世學取出了大漢皇帝給“輔仁守義至誠歸命蘇丹”的聖旨:著吉亞斯丁速速進兵,越印度河,擊伊兒汗阿魯渾之側背,暫解波斯之困……待朕親提大軍西越蔥嶺,天兵一至,伊兒汗化為粉塵,而諸出兵助戰之藩屬,朕必厚加封賞!
吉亞斯丁現在連哭都哭不出來了,大漢這是擺明了要自己當炮灰啊,可要翻臉吧,剛剛受了冊封,昨晚還把伊兒汗的使者殺了個一乾二淨,這要是再得罪了大漢,自己也不要做蘇丹了,捲鋪蓋跑路保命算了。
周世學笑得像一隻千年道行的老狐狸:“並不是沒有好處的,比如皇帝願意給你封賞,還有印度、孟加拉很多不臣服於蘇丹的土王,將來都允許你以大漢的名義去征服,甚至漢軍還會提供某些方便……”
吉亞斯丁的眼睛瞪得老大,征服整個印度次大陸是他的夢想啊,他一拍大腿:“真主在上,老子,老子賭了!”
宰相迦那辛格卻在旁邊撓著腦袋思索一個問題:即使將來統一了印度次大陸,也是打著大漢皇帝的旗號,藉助漢軍的幫助,那麼,究竟是德里蘇丹征服了全印度,還大漢皇帝借德里蘇丹的手征服了印度?
且不管那麼多,迦那辛格搖了搖頭,至少有一點他很明白,蘇丹的財政離不開大漢商人對棉花和胡椒的收購,而如旭日初昇的大漢,也算一個相當不錯的宗主國。
若干天以後,德里蘇丹的戰象越過印度河出現在伊兒汗側背的時候,他們發現自己並不是孤獨的,河中之地的昭武九姓、海都勢力控制較弱的窩闊臺汗國南緣的花拉子模殘餘部族,以及散步中亞各處的塞爾柱突厥、康脫里人、龜茲人、烏茲別克人,形形色色的部族正在向波斯進軍。
一位大毛拉告訴了緣由:大漢帝國曾許諾,“只要你們到臨安,到開封,到長安朝貢——就像你們祖先做的那樣,大漢就將以中央天朝的名義冊封你們,授予你們統治的權力,並以強大的軍隊和豐富的財力,保障這種權力,”在反抗蒙古帝國的鬥爭中,夾雜在漢商駝隊中的情報司官員給他們帶來了皇帝的聖旨,也帶來了援助這一正義事業的金錢,現在,是他們做出回報的時候了。
蒙古帝國的頹勢,傻瓜都能看得出來,“牆倒眾人推”是天山南北、蔥嶺東西直到裡海沿岸所有部族的座右銘,海都汗從中原大敗虧輸而歸,對中亞各部族的控制遠沒有之前那麼嚴密了,有心者紛紛乘勢而起,如今,部分膽大的投機者更是響應大漢皇帝的號召,準備將來好得到大皇帝楚風的青睞
——大漢詔書上“你們民族國家未來的領袖”,無疑有著非常吸引人的誘惑力,可中亞的部族如此之多,形勢如此錯綜複雜,將來大漢會怎樣劃分這裡,誰能成為“民族國家未來的領袖”,還不是那位天可汗一句話的事情!
所以,收到進軍波斯的傳檄之後,膽子小、突安穩的部族,就原地不動,膽子大、想投機的部族,則出動人馬相應號召,而投機分子在中亞這片地區,從來都有很多。
他們的軍隊匯聚起來,龜茲人、高昌人、小勃律人、昭武九姓、塞爾柱突厥、印度人,各種各樣的旗幟,各種各樣的民族,各種各樣的服裝和武器,就連坐騎都有駱駝、馬匹、戰象等等種類。
但他們都統一在大漢的金底蒼龍旗下!
作為監督的周世學正坐在一頭高大的戰象背上馱著的竹亭子中,他看著各色武士組成的隊伍,不由得感慨萬千:“遙想數年之前,忽必烈還以蒙古帝國頭等人身份為誘餌,發動契丹、党項、女真、西域各部來征伐大漢,數年之後,我大漢皇帝卻可令天竺、中亞各部族替我大漢作戰,真正滄海桑田,世事無常!”
與此同時,漠北草原上,大漢帝國從包克圖開始修建的公路,在鋼製工程器械、炸藥和蒙古民工高漲的熱情之下,已經推進到了哈喇和林以南三百里的地方。
楚風和他的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