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部分(第3/4 頁)
很快三百斤重的碩大攻城炸彈被送到了熱氣球繫留陣地,幾名飛行員把它抬進了吊籃。
“載重五百斤,因為是海平面所以有完全的載重量,但除開炸彈之後還剩兩百斤,一個人負責操縱熱氣球,一個人扔炸彈……”
因為長期使用實踐,人們已經初步明白了載重量和氣壓的關係,現在因為基本上是海平面,熱氣球的載重量最大,如果是在雪域高原的話,能飛起來就不錯了,裝炸彈?做夢!
聽到兩個人加起來不超過兩百斤,也就是每個人只能有一百斤重,陳吊眼又犯愁了,他身高體壯,自己都差不多有兩百斤重,一般計程車兵,也不止這點重量吧。
沈煉對這個“無聊”的擔心付之一笑,拉著另一位飛行員登上吊籃:“這位仁兄九十八斤,不才區區剛好九十六斤,哈哈!”
陳吊眼啞然,這才掃視了一番很少注意的這群飛行員的體型,果然每個人都是“短小精悍”級的。
果然天生我材必有用,身高體壯的可以做工程兵,靈活迅捷的成為操帆手,短小精悍的嘛,在載重量有限的前提下做飛行員,那是再好不過啦!
點火,噴嘴中冒出熊熊燃燒的火焰,球囊中的空氣被加熱膨脹,不一會兒乾癟的球囊就變得鼓鼓囊囊,並且向上方飄了起來。
球囊中的溫度持續提升,體積膨脹密度下降,帶來的升力也就越來越大,漸漸的升力抵消了萬有引力,熱氣球就晃晃悠悠的飄飛起來。
地面人員解開了繫留纜繩,此時正吹著馬爾馬拉海上過來的西南風,熱氣球在高度提升的同時,也被風吹著晃晃悠悠的飛向了東北方的城牆。
駐守在城牆上的是拜占庭帝國色雷斯行省的精銳駐防軍,剛剛從行省督軍被提拔為執政官的狄勞菲雷斯是他們的指揮官,亞歷山大羅維奇則率領兩萬羅斯蠻族士兵待在城牆後方,做著肉搏戰的準備。
倒不是他們判斷準確了大漢帝國和安娜公主的主攻方向,而是看到皇家近衛騎兵團的軍團旗在這個方向,就近乎本能的選擇了這裡——比較起來,陸地上至少還有和對方一搏的機會,而那環海的三面,亞歷山大羅維奇不認為自己可以游到海里去和海上君王號打一架。
石砌城牆不愧為古典時代最堅固的防禦工事,它所缺憾的就是離題的攻守兼備防禦體系,其實被稱為城堡時代巔峰之作的稜堡,主體就是用石砌,能夠有效防護黑火藥時代的火炮攻擊。
正因為如此,守軍從放棄反擊之後到現在損失反而下降了,亞歷山大羅維奇和瓦西里也從最初發現落入楚風的圈套而引發的慌亂沮喪中掙脫出來,甚至萌生了久戰待變敗中求勝的奢望。
發現熱氣球緩緩朝這邊飛來,亞歷山大羅維奇奇怪的問自己最忠心的將軍:“瓦西里,漢軍使用熱氣球做什麼?好像他們一直是用這玩意來搞偵察的。”
熱氣球可以載人、運貨、轟炸固定目標、擔任戰術指揮節點和軍事訊號中繼站,遠遠不止偵察這一種功能,只不過因為這種功能最常用,所以對它半懂不懂的亞歷山大羅維奇就形成了思維定式。
瓦西里同樣鬧不明白,因為之前最多聽說在大不里士郊外,大漢皇帝乘坐熱氣球射殺蒙古軍的事情,他就猜測:“也許,是要乘坐熱氣球飛過來用槍射我們吧?”
亞歷山大羅維奇啞然失笑,他雖然沒乘過熱氣球,也是近距離見過漢軍使用的,這玩意上天之後風一吹就晃晃悠悠,在那上面放槍,能打準嗎?
“漢軍真是群傻蛋,讓勇士們注意隱蔽就行了!”
剛剛把命令釋出下去,狄勞菲雷斯就派來了傳令兵:“兩位大人,執政官閣下因為兩位富有關於漢軍的經驗,故而詢問兩位他們使用熱氣球的用意。”
保加利亞籍的傳令兵看著羅斯蠻族們身上掛的、脖子上套的、手腕上系的,金晃晃銀閃閃,全是從城內富家和貴族手上搶來的,心頭就是羨慕嫉妒恨啊,因為軍紀的約束加上值守城牆的任務,他們這些外省兵只能悄悄摸摸乾點見不得人的勾當,自以為這趟來京城是賺了,誰知道好些天弄到手的東西,和這些明火執仗的羅斯蠻族一比,就虧大發啦!
好在莫斯科大公沒有讓他為難:“告訴執政官閣下,漢軍的熱氣球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那上面放槍多半打不準,讓他注意掩護就行了。”
也許會打死幾個人,可只要死的不是自己就行了嘛。
很快色雷斯行省兵和羅斯蠻族都做好了防護準備,士兵們把盔甲頂在頭上,覺得這樣就能防備來自天空的射擊。
覺得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