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部分(第2/4 頁)
如何能受您老人家的大禮?請起,快快請起!”
楚風不但態度很熱情,甚至還走下了御輦,親親熱熱的把海都扶了起來。
這一下不得了,海押立軍中就是一陣嗡嗡的議論聲,有人道:“怪不得汗王願意投降呢,原來他老人家和烏仁圖婭公主有聯絡的傳言。是真的呀!”
“哼哼,你不知道吧,當年涇水河畔,只怕都是汗王故意輸給漢軍,為的是斷送掉阿術和鐵穆耳皇孫這兩個大敵。”
“唉,汗王倒是得嘗所願了,只不過咱們海押立各軍,實在損失慘重呀!兒郎們的屍體,都把涇河塞滿了……”
小狐狸!海都看著楚風笑盈盈的臉暗暗罵了句,楚風來這麼一手,現在他真成泥巴落在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了,今後海押立各軍要還能聽他這位老主人的話,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
不過,這樣說起來他就是有功之臣,今後的安全、地位就越發有保障了,海都立馬就坡下路,笑道:“當年之事,不提也罷。老臣退回海押立養兵馬、牧萬民,無非替吾皇拱衛邊陲,無奈邊疆事務繁重,實在力不從心。是日夜祈盼吾皇御駕到此,好讓老臣卸下這副重擔啊!”
老狐狸!楚風也在心頭暗暗罵了句,海都說的比唱的好聽,倒好像是受了大漢冊封的藩王,替大漢管理海押立似的,這樣說起來還真成了有功之臣、從龍之士呢。
呃~楚風摸了摸鼻子,似乎按照大漢政策,事先約定叫做起義,陣前倒戈為反正,兵臨城下勝負已定算投降,海都是漢軍遠在千里之外就送上了降表,倒真是起義的功臣。
話說回來,剛才故意涼了海都一會兒,仔細觀察臉上也沒有露出怨憤之色,既然這位“伯父”如此識相,楚風也不準備難為他,令眾人平身,兩人便並肩向城中走去,背後是全城軍民沸騰的歡呼。
“大漢皇帝萬歲!”
“天可汗厄爾額的吉納(吉祥如意)!”
“海都王爺厄爾額的吉納!”
無數軍民人等歡呼雀躍,嗩吶聲聲吹響,毫無疑問和平完成政權交接,不需要上戰場當炮灰計程車兵們是感激涕零的,城市避免了殘酷的攻堅戰,免遭炮火荼毒的城中百姓也有死裡逃生的心情。
當然楚風只是和海都面子上敷衍罷了,就在海都宴請大漢文武的同時,阿爾斯愣就率兵馳入軍營,收了各萬戶千戶的虎符、金牌,給官兵登記造冊,進行裁汰改編。海都也樂得裝作不知道。
漫長的宴席於三個小時之後才結束,因為此時漢軍已經完全控制了海押立各軍,訊息傳來楚風第一時間就告辭離去,離開了這場令賓主雙方都有些尷尬的宴席。
僅僅比楚風晚了一兩分鐘,海都也知道了軍營中的形勢,他擦了擦腦門上的汗水,懸在半空的心終於落回了肚子裡——他知道惟有大漢徹底解除海押立方面的武裝,自己才算真正保住了身家性命。
看著楚風遠去的背影,海都自嘲的一笑:居然有這麼一天,海押立、玉龍傑赤和撒馬爾幹的主人,會為順利投降大漢而感到慶幸……
楚風並沒有將八萬蒙古、突厥、回鵠、吐火羅各族武士組成的軍隊就地解散,這些都是精壯的漢子,寶貴的人力資源,豈可白白浪費?
挑選極少數熟悉本地情況的人,打散編入漢軍,既是翻譯官又是嚮導,是的,突厥、吐火羅等族武士會說漢語的人目前基本上沒有,但他們被蒙古帝國統治這麼久,又在海都軍中,都會說蒙古話呀,漢軍中懂得蒙語的可不少。
大部分士兵成為了築路隊,放下彎刀強弓。拿起丁字鎬和鐵鍁,修築通向四面八方的道路,還有運輸隊,用他們的戰馬和駱駝替大漢運輸物資。
最初,士兵們都鄙視基層勞動,覺得沙場上一刀一槍搏殺來得痛快,但當他們知道老老實實幹上三個月,工資收入就比過去數年的劫掠所得還多的時候,幹活就非常賣力了——至少這不需要冒生命危險。
為安撫萬戶千戶們,大漢甚至沒有打亂原有的建制,放下武器後的軍隊直接改編成築路隊、運輸隊。萬戶千戶們成了正副隊長、支隊長,拿較高的薪水。
這種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畢竟原有的軍隊上下級秩序基本儲存下來,透過萬戶、千戶來管理築路大軍,簡單方便有效;而另一方面,又決不擔心他們造反作亂,因為曾經的軍隊,已經變成了賣力氣拿工資的民工隊伍,無論是誰想要煽動些什麼,大漢只需要把工資一停,各族民工自己就得把他揍死。
最後剩下了一個萬人隊的兵力,包括黃金戰將阿拉坦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