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純屬自我膨脹。”
市區裡的房子貴的嚇人,剛從校門裡出來工資在2000左右,想要自己租一個單間至少也要1000多,生活質量幾乎要降到無標準才可以生存。
好姐妹琳達說:“找個男朋友不就得了?”
我說:“你現在讓我到哪裡去找?再說如果只是為了解決住房問題,那你不會覺得……”
她直言:“覺得什麼?張愛玲都說了‘婚姻是長期的賣淫’‘是一種束縛’。連婚姻都是如此,你還渴望什麼?”
“小同志,年紀輕輕,不好這麼悲觀嘛。”我模仿著一口四川腔說道。
其實琳達屬於沒有開放好的中國土人,嘴上倍兒開放,心裡還是很保守的。有著一顆細膩而又敏感的心,酷愛文學,她的嘴裡能夠輕輕鬆鬆的引經據典,只不過書讀多了就有點迂,沉溺於其中,不能結合現實。
第一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2)
她身材姣好,長相出眾。一般公司的老闆要麼是看她這副柔媚的樣子怕她吃不了苦,要麼就是老闆娘堅決不讓用她。有朋友介紹她去LV站櫃檯,每個月輕輕鬆鬆就可以賺的比一般白領還要多,而上司對她的唯一要求就是無論上班下班都要光鮮亮麗有氣質,這對她來說是最樂意不過的事情。
而我卻不支援她做這個工作,過幾年青春不再,光華逝去的時候別人都有實用的工作經驗,而她該做什麼呢?
她的回答是:“嫁個好老公啊。”
我說:“這是誰告訴你這麼不負責任的話,只有自己優秀了才有能力要求別人優秀。”
她說:“秦琴啊,再強大的女人也希望有個男人保護不是嗎?”
我也只能點頭認可,不能將我的意志強加給別人。現在存在著很多對女生的誤解,我明白能看出一個女孩的期待並不難,但要理解這期待的內容,並給予正確的評價就難了。
我不願意畢業了還伸手跟父母要錢。第一步要讓自己不啃老,為了解決生活問題,我只好搬去城外村,租六環的農村私家房。冬天十分冷,廁所還在屋外(而且還是半露天式的),這種廁所在老家都沒有見過了。就感覺一夜回到解放前。我成天說:“多麼希望能過上毛主席說的‘土豆燉牛肉’的社會主義生活。”
這情景真像是聽東北一個同學說的“咱們老家那是嗷嗷冷,上廁所還要拿著小棍。”
“為什麼要拿小棍啊。”我當時還很不理解。
“邊拉邊拿小棍敲著唄。”他嘿嘿的笑道。
冰天雪地蹲在這樣的廁所裡,內心別有一番滋味。每次一刮寒風就想起當時的那段對話,恨自己為什麼忘記拿小棍出來。
3)基層競爭很激烈
在還沒有能力的時候就一步登天,這並不一定是件好事。很多時候別人只會給你一次機會,而且只會把機會給有能力把握住的人。
而基層的競爭也十分激烈,因為越是在基層,越是聚集著大量的人資物資。更因為在大城市,已經形成了“天花板效應”——人才過度集中,工作崗位競爭激烈,個人發展空間嚴重受限,想上位十分的困難。而在一個職位上一定時間後,可發揮餘地也會越來越小。
的確有一開始就削尖腦袋要進大公司的人,也的確有成功的,不過中國有這麼一句古話“光看見賊吃肉,沒看見賊捱打”。雖然比喻並不是很貼切,但是也可以表達在大企業工作著的人們的心態。
我認識的一個學姐,她立志“寧當鳳尾,不當雞頭”當時認為就算自降身價,也要進一家外企,透過多方努力的確也進去了,以最低的工資進去一干就是三年。在人前她光鮮亮麗,一說出公司大名,所有人都會如雷貫耳,對她另眼相待,但在那裡工作了三年,工資長不了了,每天累得跟孫子似的,連吃飯的時間都快沒有了,上廁所都感覺上司在叫她。畢竟人才太多,想進入的源源不斷,你不幹自然有人幹。像小說電視劇裡沒幾個月就升次官、調個級的,那純屬扯談。
對於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菜鳥來說,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在大都市工作。大家都來自普通家庭,大學一般,專業也不能很對口,初到社會完全是張白紙。在外企、國企、公務員考試中處處碰壁,經過心力交瘁的找工作歷程後,只得進入民營小公司工作。
大企業鍛鍊,小企業發展。一個大單位去,在那裡可以學到很多規範和規矩,但由於大單位一般已形成了固定的組織結構,新人想往上發展可能會比較難,最後可能就變成了一顆螺絲釘,使工作變得機械化。在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