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頁)
莎。她看上去怒氣衝衝,眼裡冒著火。
“你好,麗莎芙塔。你好像在生氣?”
“你好,愛麗什卡。我那兩個雙胞胎明天要出院,她們得的是猩紅熱。我想打點兒新鮮東西給他們換換口味兒。今天真倒黴透了,轉了半天什麼也沒獵著。”
我的朋友麗莎是從西伯利亞的阿爾塔來到列寧格勒的,過去一直同父親住在一起,她父親是個有名的獵手,她後來為求學來到列寧格勒。畢業後留了下來,並找到了工作。她總唸叨食品問題:“在你們這兒買食品就跟我們阿爾塔打獵一樣。想吃肉了就拎著槍去泰加森林中打一隻野獸或野禽。唯一的差別就在於你們不拿槍,而是拿提兜兒,除此以外就看獵手的運氣了。你還必須得有獵人那樣的耐心。在我們那兒是蹲在隱蔽處等一隻松雞,而在這裡是排幾個小時的隊等一隻肉雞。另外你還得有直覺能力,以便於你去的那個商店恰好有你要買的東西。就像在泰加森林中一樣,走著走著突然覺得應該在那邊那個角落等待獵物出現。”
所以,無論何時,一提起到商店買東西,她總是滿口狩獵語言。例如,她總給我打電話說:“你要豬肉香腸嗎?我剛打了兩公斤,我們一人一公斤。你什麼時候來拿呀?”
麗莎的獵人直覺幫了她不少忙,朋友們沒人像她那麼能獵取食物。但顯然她今天不走運。“你想吧,我為打橘子等了兩個小時,可等捱到了又沒有了。到另一個商店又聽說蘋果一小時前就完了。我跑了許多商店,最後連自由市場都關了。
他媽的,要是能給我的小崽兒弄點好蘋果好桔子,我寧願用五倍的子彈。“
麗莎所說的“子彈”指的是錢。她常說:“愛麗什卡。我的子彈沒了,你能供我十顆八顆的嗎?”於是我借給她錢,到開工資時她再還我。我倆發工資的時間安排的挺合適:每月的第一天和第十五天她領工資,第十天和第三十天我領工資。
所以沒錢花時我倆可以互相借。
麗莎的雙胞胎還不足五週歲,從一入托兒所就開始患病,幸好他倆總是一起得病,要不非把她拖垮不可。她上班時總是副髒兮兮的樣子,因為孩子經常病,顧不過來。她丈夫是個好人,但幫不了什麼忙。做父親的不發給照看孩子的保健證,只有母親才有。我望著麗莎,她為沒買到東西而感到那樣淚喪和不安。此時我心中油然升起偉大的英雄感,這種崇高的感覺驅使我決定把香蕉送給她。大包圍時人們尚能共享一塊麵包,何況這只是香蕉。長期沒有這東西也活過來了,再有一百年沒有照樣能活下去。起初我想分一半兒給她,但最終還是決定把這一公斤全部給她。因為只有七個香蕉,你不可能分得那麼勻。我得意洋洋的問她:“麗莎芙塔,你的雙胞胎吃過香蕉嗎?”
“還沒有。他們聽到過,那是在我給他們讀吉卜林小說的時候。他們問我香蕉是什麼樣的,為了不弔他們的胃口,我說它就像土豆拌白糖。”
“哎,麗莎,把這幾隻香蕉給你孩子吧。一公斤,給我兩盧布。”——我把袋遞給了她。
麗莎接過袋開啟一看,禁不住尖叫一聲,聲音之大半條街都聽得見:“愛麗什卡。這對他們意義太大了。它將使他們立即好起來,會像免子一樣蹦到房頂上去。等等,你自己不留點兒嗎?”
“不,不用了,他們每人只賣給這一公斤,況且我並不怎麼稀罕這東西。”
我真傻,真不該那麼說,為此我後悔了好長時間。要不說不稀罕香蕉,我就可以要一隻,但話說出去就不好意思再要了。不過,想到孩子們會那麼高興,我心裡感覺很好。我和麗莎高興地回家了,對今天的狩獵十分滿意。
哎,你們認為怎麼樣?這算不算高尚行為,我多麼喜歡香蕉埃女人們一致同意,愛麗什卡的行為無疑是真正的英雄行為。
愛瑪說:“你瞧,生活在我們國家的婦女多麼幸福,是吧,佳麗娜?我們得到一件特別的東西足足能高興三天,你還總抱怨政府。西方婦女的生活有什麼幸福可言,我們姑娘們夾塞兒買到一件合適的乳罩會高興得不得了,家庭主婦們節假日‘射’到一公斤薰腸能高興半天,這樣的樂趣西方人懂嗎?
當然不懂。所以我認為他們生活很可憐,缺乏意義。“
“沒錯兒,他們體驗不到我們的幸福。”佳麗娜笑著說,“但願我們也體驗不到。”
“我常想,”娜塔莎若有所思地說,“我們這兒有沒有一種食品或其它的東西供應從未斷過。”
“我們來個比賽,”拉麗莎提議道,“看誰能說出一件貨架上從沒缺過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