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4/4 頁)
麼都不耽誤。但對於我,起了個大早,匆匆忙忙趕去和別人吃早飯,卻是多少有點新奇和不適應的。
小提琴演奏會
(2007年2月13日星期二)
一天,兒子的小提琴老師Christine說,她的學生要開一場音樂會,歡迎我們參加。
Christine是亞美尼亞人,音樂會就在一個亞美尼亞教堂舉行。她的十幾個學生年齡有大有小,男孩女孩都有,雖然演奏水平參差不齊,但孩子們對音樂的熱愛和表演的熱情,不時引起觀眾們鼓勵的掌聲。演員是孩子,觀眾是父母,在這星期日的下午,隨著弓舞絃動,綿綿親情在小小教堂裡盪漾。
奇怪的是,節目單上倒數第二個演奏者,是“某某教授”,一定是特邀嘉賓吧。這位教授人高馬大,一副頂天立地的樣子,但擺弄起小提琴,卻像孩子們一樣稚嫩。原來他也是學員!他有點不好意思,向大家解釋說,學琴是為了圓兒時的夢。大家對他報以熱烈掌聲,彷彿在對他說:祝你成功。
音樂會免費,但進教堂照例要捐個十塊八塊的,Christine拿出一個信封讓大家傳遞。演出結束後,人們走到隔壁房間,吃幾塊點心,喝幾口飲料,交流一下心得,其樂融融。
走出教堂,天氣有些陰冷,但大家臉上都洋溢著溫暖的笑容。
社群音樂會
(2007年5月10日星期四)
寬敞的大餐廳,坐滿了家長和孩子。前面是一個20多人的樂隊,成員是1~5年級的孩子們,還有一老一少兩位老師遙遙相對站立。所有“音樂家”都手持小提琴,個個聚精會神,沉浸在行雲流水般的樂聲中。這麼小的孩子,竟然在老師的帶領下,能夠像交響樂團一樣演奏出如此美妙的樂曲,實在令人驚歎。一曲奏罷,觀眾們報以熱烈的掌聲。
今天傍晚舉行的音樂會,學生們來自兩所小學,組織者是一個非贏利性組織“音樂教育的社群幫助計劃”(munity Help in Music Education; CHIME)。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