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三K黨成立於1865年。長達四年的美國南北戰爭中,北方取得了勝利。北方派軍隊進駐南方,以恢復秩序,並且確保廢除奴隸制。黑人奴隸獲得了自由,很多黑人還進入了州政府工作。可以想象,在有三百多年黑奴傳統的地方,地位一貫優越的白人,看到當年的奴隸現在成了“人上人”,心裡會是怎樣的滋味。不僅如此,據歷史學家考證,在美國曆史上的這段“重建”時期,黑人奴隸對白人主子的仇恨也爆發出來,出現了搶劫、*等暴力行為。此外,北方領導人急於改善黑人狀況,也把一些不識字、能力不夠的黑人,安插到政府裡工作。白人們感到,他們的政治地位、高貴身份、私人財產,甚至生命安全,都受到了黑人的威脅。他們再也不能“逆來順受、忍氣吞聲”了,於是,田納西州的幾個白人就組織了“三K黨”。Ku Klux Klan,前兩個字來自希臘語,是“黨團”的意思,而後一個字,表示其成員是蘇格蘭和愛爾蘭人的後裔。因此,三K黨創立伊始,就表明自己是一個“白人之黨”,具有強烈的種族主義色彩。
三K黨的宗旨,是“保護弱小、無辜、寡助的人不受侵犯”,維護白人的政治、社會地位,反對黑人在教育、經濟和選舉方面的權利。他們經常在夜間活動,恐嚇黑人,並且殘忍地殺害黑人。很多白人加入了三K黨,他們發現,由於他們的“反抗”,黑人們“老實”了,“正義”得到伸張,“社會秩序”開始恢復。
如果說白人們的失落感和對生命財產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話,那麼他們所採取的手段則註定了失敗的命運。幾年後,美國透過保護民權的法律,聯邦政府加強對侵犯民權行為的懲處,大量三K黨領袖和成員被罰款和判刑。三K黨從此一蹶不振,退出了人們的視線。
1915年,美國放映了一部電影The Birth of a Nation,宣揚三K黨是為了恢復戰後南方的秩序,引起了摹仿三K黨的熱潮。同年,恰巧發生了猶太人廠主姦殺12歲白人女孩Mary Phagan的事件,媒體對此大肆宣傳。法院雖然宣判這個猶太人終身監禁,但一些白人卻把他從監獄裡揪出來吊死在樹上。這些白人自稱“Mary Phagan騎士”,被歷史學家稱為第二代三K黨誕生的標誌。
第二代三K黨不僅反黑人,而且還反猶太人、反移民,認為美國社會中的很多問題,都是由黑人、猶太銀行家和其他移民造成的。三K黨竟然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援,高峰時成員達400萬人,有些地方40%的男性白人都是三K黨成員。有些人開始進入政界,在聯邦政府、國會、最高法院任職,三K黨的地位甚囂塵上。然而,十多年後,三K黨的熱度卻由於另外一起*案而戲劇性地冷卻下來:這次,是一位三K黨風雲人物殘忍地咬噬、*、殺害一個16歲的女孩!這個人被稱為“食人魔”。
今天,美國仍然有不少三K黨組織。雖然名稱、宗旨各異,但他們都宣稱代表弱者說話,並且堅決主張“白人至上”(White Supremacy)。一個叫“三K騎士”的組織認為,美國是白人建立的,他們有責任保護白人的權益,美國政府的很多做法侵犯了弱者的利益,他們有責任挺身而出。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個組織還提出了一些新的主張:廢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和WTO條約,在對外事務中應美國至上,立即停止所有對外援助,與不保護環境的國家斷交,派兵阻止非法移民潮,廢除所有禁槍的法律,愛護獨特的歐洲白人文化,禁止墮胎,對*犯處以死刑,禁止同性戀……2005年,一個西班牙裔美國人被控對一個9歲的白人女孩實施性攻擊,他的房子被人放火燒燬。這時,穿著白色蒙面長袍的三K黨成員再次現身,向人們散發傳單。
不管150年前三K黨初創時是怎樣的時代背景,但種族主義早已成為歷史陳跡,暴力恐怖也已經不得人心。因此,靠這兩項標誌輝煌一時的三K黨,恐怕已成昨日黃花。
據統計,現在三K黨在全美只有3000人左右,足見其“群眾基礎”了。
移民
(2006年4月7日星期五)
3月27日,美國總統布什參加移民入籍儀式,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布什說,看到這麼多不同年齡、不同國家的人舉手宣誓,成為美利堅合眾國公民,非常鼓舞人心。移民傳統豐富了美國曆史,並正在塑造我們的社會。每一代移民都使我們的國民性得到復興,給我們的文化增添活力。新來者對待美國給予他們的機會,都有特殊的方式,而當他們抓住了這些機會,我們整個國家就從中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