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盤算(第1/3 頁)
王掌櫃沒兩日就帶來了好訊息,流民裡面幾個帶頭的都對“劉主簿”提出的安置方案很是滿意,紛紛表示只要縣衙下令,他們一定帶頭響應!
當然,這幾位裡頭也有精明的人物,提了點額外的小小要求,比如說:先抽籤決定各戶人家在哪裡蓋房子,再動工,說是這樣一來,那家人知道蓋的是自己家的屋子,必然更用心;又比如說,新開墾的荒地,頭一年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有收成,不如就免一兩年稅賦吧?再比如說,又是蓋房子又是開荒,這麼忙碌,哪裡還能抽出時間來幫人服役?反正本地那些百姓年年都要服役的,也就不必他們多事了吧?如果真要做,也不是不行,但除了包伙食,還是要給點工錢的好,總不能叫人白乾吧?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青雲心裡明白,如果先決定了哪家人住哪塊地,那除了那戶人家的成員以外,能有幾個人會用心幫他們蓋房子?新開墾的荒地確實有顆粒無收的危險,但如果直接免了稅,現在正缺錢的縣衙能答應嗎?幫本地人服役,本來就是為了換取民間存糧以解糧困的法子,如果連這種事兒都不答應了,難道這些流民們還願意自包伙食?至於工錢,如果縣衙發得出銀子,現在也不必遲遲不敢有所動作了!
青雲將事情告訴劉謝時,私下抱怨:“這世上精明人也太多了,誰都想多佔便宜,少做事,可天上又不掉餡餅兒,他們也想得太美了吧?”
劉謝笑道:“他們幾個在山上落草,都是領頭的大當家,自在慣了,哪裡肯受苦?你大可放心,即便他們不滿意,其他流民也未必會聽。若不是被逼到了絕路,誰會放著光明前程不要,只隨幾個人的私心非得跟官府作對呢?”
青雲想想也是,便笑說:“既然民意也多是贊成的,現在就看周縣令的意思了。又不用花什麼錢,他如果還要優柔寡斷,那還不如回家當公子哥兒算了!”
劉謝嚇了一跳:“你這孩子,胡說什麼?也不怕被人聽見!”
青雲向他做了個鬼臉,嬉皮笑臉的,心裡卻已拿定了主意。
周康沒想到劉謝會連民意調查都幫著做了,吃驚之餘,也有幾分埋怨:“你的提議還有不少需要商榷的地方,怎麼就把風聲洩露出去了?這不是要催著我照你的意思辦麼?!”
劉謝心中惶恐,忙恭敬道:“卑職不敢,只是大人常擔心流民不服管教,不願接受縣衙安排,因此卑職才想著悄悄打探一下他們的口風而已。大人放心,他們並不知道縣衙的打算,只知道可能有房子住,有田可耕罷了。”
周康心下還是有些不悅,隨意說幾句話就打發他下去了,然後坐在桌邊,翻來覆去地看劉謝呈上來的計劃書,心中糾結。
劉謝為人老實,也有真才實幹,而且真心為百姓著想,確實是個好幫手,只可惜不夠機靈,也太心軟了,流民與治下的百姓是不同的,對他們太好,那真正在他們治下的百姓又何辜?他雖對蔣盧兩位先生並不完全信任,但也不得不承認他們對劉謝的評價很有道理。
劉謝對周康的想法一無所知,他只是覺得要做就做到最好,都已經到了這一步,縣令大人每天又“忙”,沒法將心力都放在這一件事上,他索性就多做一些吧。
於是,在青雲的幫助下,他又在私下向城中幾個熟悉的人探了口風,詢問他們關於拿糧食來抵徭役的看法。大多數家境殷實的人都沒什麼意見,反正他們每年都要花錢免役的,但有幾個身家平平的就另有想法了。因為服徭役的人如果在法定的服役期結束後,繼續工作下去,是可以領工錢的,在農閒時期,這是一筆不錯的收入,他們不想將這份收入讓出去。
劉謝將這部分人的意見記了下來,打算對原有的方案做點小修改,只有那些願意花錢免去徭役的人,流民才會代替他們做工,其他人則照舊不變。
青雲又開始忙起了畫房屋圖紙。她不是建築專業出身,原本對這種事可以說完全外行,但此前同福客棧草建時,她還沒認劉謝做乾爹,便天天跟著王掌櫃、木匠尤金寶和泥瓦匠馬老二他們混在工地上,這古人建房子的方法,她各方面都知道一些,加上那段時間眾人為了蓋房開店,已經研究過不少省錢法子,她如今就都利用上了。
當初因為不懂燒磚,又不認識懂行的人,所以他們選擇了蓋木屋,如今有清河縣衙出面,找幾個燒磚的匠人,那是易如反掌!如果縣衙免了這些匠人的徭役,說不定連工錢都省下來了。燒磚的泥可以現挖,她知道縣內有不少地方早有磚窯,不管是重建一個,還是利用舊窯,都是縣令一句話的事。
木材可以直接利用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