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部分(第3/4 頁)
訊息傳了出去,可是在某人刻意的安排下,朝廷十分平靜,卻沒有引起絲毫波瀾,甚至於連民間的一些百姓,也不知道李靖已經洗清了冤屈。
不僅聖旨低調,甚至連冤情昭雪的李靖本人,也表現得十分低調,即使知道,自己無罪,卻依然沒有解開閉門謝客的禁令,繼續闔門自守,杜絕賓客,雖親戚不得妄進,明白李靖心思的人,自然十分理解,心中嘆氣惋惜,不明白的……也不要緊,真是反目成仇了,對雙方來說,未必不是件好事。
風波就是這樣悄無聲息的平息了,李世民沒有趁機殺戮功臣,以絕後患,李靖再次逃過殺身之禍,平安無事,這個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的結果,或許會令一些人心中失望不已,但是大多數的人,卻是非常高興。
畢竟,在他們心中,李世民是聖明天子,李靖社稷功臣,兩者應該並存才對,要是……那麼不僅有損李世民明君的形象,其他功勳權貴,不免心寒,湧現兔死狐悲之感,對於朝廷來說,將會是個巨大的打擊。
幸好,李世民剋制,李靖忍讓,事情得到完美的解決,一切風平浪靜,君臣相知,日後必然成為千古佳話,眾人感慨萬端,習慣性的歌功頌德起來,不過,也有人心中暗歎,可惜了代國公李靖,從此以後,英雄怕是再無用武之地。
眾人心思各異,或是惋惜,或是黯然,或是高興,或是幸災樂禍,不一而足,但是紛紛認為,事情已經塵埃落定,就此了結之時,一輛普通的馬車,悄然無聲的朝皇城方向而去,在僻靜的安興門前停下,數十個軍衛立即警惕注視,車簾掀開,一人下來,很快就驚動了宮中的李世民……
第四百九十章 為君分憂
皇宮是秘密最多的地方,換句話說,在萬眾矚目之下,所謂的秘密,有的時候,也自然不是什麼秘密了,至少代國公李靖進宮會見皇帝,兩人在御書房中,暢談了一天,期間甚至連午餐也沒用,這件事情,以最快的速度,閃電般的,傳到朝廷權貴耳中。
自然而然,引起了眾人的密切關注,出奇的,他們卻沒有議論,彷彿不知道這事似的,各司其職,安然工作,當然,心中肯定不像表面上那麼簡單,仔細的揣度,李靖進宮,為了何事?拜謝皇帝給自己洗脫冤情,或是不滿意朝廷對於高甑生的處罰,或者乾脆就是進宮表達自己的憤怨……
各種稀奇古怪的念頭紛至沓來,眾人浮想聯翩,不過猜測終歸只是猜測,不管心裡多麼好奇,卻沒人敢進宮探個究竟,畢竟好奇心再是旺盛,也不能與自己的小命相比,有無數的事例可以證明,在官場上,知道不該知道的下場,往往十分悲慘。
所以,直到黃昏時刻,李靖出宮,返回家中,依然沒人去探問,他面聖的原因。
又是幾天過去,眾人發現,一切如常,李靖依然閒居在家,閉門謝客,皇帝照樣勤政,臨朝視事,沒有任何異常舉動,種種跡象可以表明,其實李靖進宮面聖,真的沒有什麼緣由,只是普普通通的一次見面罷了。
至少時間長了點,這個……說不定兩人談笑風生,下棋對弈,一時忘記了時辰,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一些人猜測,恐怕連他們自己,也是半信半疑。
如果,只是普通的閒聊,絕對不可能到廢寢忘食的地步,況且君臣兩人的自制力,遠勝於常人,豈會那麼容易沉浸於對弈遊戲之中。
其中,必有問題,而且是大問題……
諸如長孫無忌、房玄齡等幾個重臣,以他們對於皇帝的瞭解,敏銳的察覺,這些天來,李世民心神恍惚,甚至於在早朝的時候,也偶爾走神,只是由於掩飾得當,眾人才沒有發現,但是絕對瞞不過幾個心腹大臣。
畢竟,幾個大臣,跟隨李世民已經有二十年,彼此之間的關係,不僅是普通的君臣而已,某種程度上,可以稱之為知己,能讓李世民這樣失神的,肯定不是小事,而且多半是與李靖有關,不過,既然李世民沒有垂詢的意思,幾個大臣,也不好主動為君分憂。
有的時候,表現的過於積極,也未必見得是好事,雖然揣摩上意是官場生存之道,不用開口,底下的人,就能領會自己的意思,把事情辦得十分妥當,上位者自然非常滿意,不過也容易引來猜忌,皇帝肯定不會喜歡一個,能夠摸透自己想法的臣子。
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種,就是很好的例子,幫助越王勾踐滅了吳國,卻由於智深似海,時常讓勾踐感覺自己的智商不高,非常自卑,找不到絲毫的優越感,乾脆逼文種自殺。
所以說,伴君如伴虎,天威難測就是這樣,愚昧無知的臣子,皇帝肯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