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部分(第4/4 頁)
第四百九十七章 儲相
第四百九十七章 儲相
劣根xìng呀,韓瑞心中嘆氣,不過還是乖乖的思索起來,凌煙閣什麼的,文武大臣都能進,自然不用考慮了,學校什麼的,更加沒有必要,有國子監足夠了,至於立功受獎,榮耀封號之類的,朝廷自有勳爵散官授予。(…)
仔細想想,古往今來,文人的夢想,無非是入閣拜相,輔助帝王,留下青史而已,這些即使沒有額外的幫助,一樣可以實現,想到這裡,韓瑞愈加覺得,千百年來,統治階級真是太過優待文人了,可以給的,都已經給足,不用後人挖空心思,變得huā樣獎賞。
不過,卻讓韓瑞頭痛起來,不知道應該在什麼地方作文章,後世各種稱職的評定,根本不合適古代的文官,畢竟經過千百年的發展,無論是授勳、賜爵、升官,朝廷都有一套嚴謹的規矩,根本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改動。
這個時代的各種禮法制度,未必是最好的,卻是最合適的,韓瑞的三個提議,軍校、武舉、英烈堂,說白了,其實只是一個補充而已,像府兵、十六衛之類的軍制,根本沒有觸動,所以李靖才願意幫忙進言,李世民也考慮實行的可能xìng。
不然,根本不用考慮,直接予以否決,畢竟,變革的前提,是原有的制度,桎梏了社會的發展,現在沒有這個前提,誰願意胡luàn折騰?
其實,李世民與長孫無忌也知道,這樣問的確是有些為難人,心裡也沒抱在多大的希望,見到韓瑞冥思苦想,也沒有打擾,各自舉杯xiǎo酌,悠然自得。
悄悄地看了眼兩人,腹誹了幾句,韓瑞繼續沉思默想,既然是補充,那麼意味著不完善,那麼朝廷之中,哪個禮制有所缺陷?勳官與封爵,自然不可能,從chūn秋戰國,一直到現在,沒有什麼可以補充的了。
中央的三省六部官制,也可以排除,雖然只有數十年的歷史,但是卻有一千多年的壽命,直到封建王朝制度退出歷史舞臺,才終止結束,時間之長,遠遠超過秦漢的三公九卿制度,經得住考驗,韓瑞也不準備在上面白費心機。
至於地方的州縣制,其實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