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第2/4 頁)
潦倒,連喝酒的錢都沒有了,卻從來沒有想過要參加科舉,反而投在常何mén下成為幕僚,最後得到李世民的賞識,從此平步青雲。
不得不說,其中雖然有幾分機緣巧合,但是若說常何沒有從中出力,向李世民薦舉馬周,馬周豈會這麼容易直達上聽,飛黃騰達,相對而言,科舉的起步,就有些低微了。
特別是有些文人,心高氣傲,不屑於為xiǎo官,覺得以自身的能力,即使不能為想,但是做個尚書,卻是綽綽有餘,一聽寒窗苦讀,成為進士,透過銓選之後,卻要從xiǎo官xiǎo吏做起,運氣不好,背後沒人照應,說不定一輩子,就止步於此了。
所以,自然覺得回報值不高,還不如投身於世家大族之中,得到薦舉,要錢給錢,而且有人扶持照應,肯定可以一路高歌,青雲直上,出人頭地,何必考什麼進士。
“那麼,你覺得應該如何?”長孫無忌適時問道。
xiǎo心看了眼李世民,韓瑞輕聲說道:“透過層層考試,脫穎而出的,必然是英才之流,只取十幾名進士,數額有點兒少了,要是能夠多些,那就更好了。”
“就是這樣?”長孫無忌眉頭一皺。
“還有……”韓瑞慢吞吞說道:“既然是英才,自然要與普通士子區別對待。”
李世民與長孫無忌立即明白,接下來的話才是重點,也不催促,注意聆聽。
“透過銓選的進士,擇優選用,或是外放為官,或是……”韓瑞頓了下,輕聲說道:“直接錄為庶吉士。”
“什麼是庶吉士?”李世民míhuò不解,看了眼長孫無忌,記得朝廷之中,好像沒有這個官名吧。
“源於書經,立政篇,庶常吉士之意。”韓瑞解釋,頗有幾分羞赧,xiǎo聲說道:“是xiǎo臣胡luàn取的名字。”
李世民愕然,不知道該氣,還是該笑,要知道什麼官職,就管理什麼事務,增添了新的官職,那麼就意味著,要從某個衙mén裡分權,這是皇帝常用的把戲,現在韓瑞卻胡luàn起了個,說起來也是種逾越。
不過,正事要緊,李世民懶得計較,繼續問道:“這個庶吉士之職,有何用意?”
“庶吉士置於弘文館下。”韓瑞說道:“向各位學士討教……學問,或者到六部……觀政,三年之後,繼續考核,成績優異者留下,其他人則派往六部、御史臺、卿監百司為官,留下來的,繼續在弘文館深造……”
李世民與長孫無忌是什麼人物,對於政治的敏銳xìng,絕對不是常人可以匹及的,韓瑞只是開了個頭,他們就能夠推測出後面的意思來,一時之間,心中掀起了驚濤駭làng,這是什麼庶吉士,分明就是……儲相。
第四百九十八章 習慣與洗兒
弘文館的前身是修文館,不過館中主要成員,卻是當年秦王府帳下的文學館學士,李世民即位之後,改名弘文館,聚書二十萬卷,置學士,掌校正圖籍,教授生徒,不過這些只是附帶的功能。
朝廷百官皆知,弘文館學士,會於禁中,參決時政,以分宰相之權,相當於皇帝的智囊,除了個別,大多數是朝廷的重臣,只要李世民願意,隨時可以堤拔他們人閣為相,算是一種後備人才管理機構。
而今,聽韓瑞的述說,設定層層障礙,幾近於刁難,才到考上進士,之後又是庶吉士,又是觀政進士之類,變換這麼多花樣,如果沒有豐厚的回報,誰還會參加科舉?所以其目的自然是昭然若揭。 “磨礪十幾二十年,就算是朽木,也應該雕琢成為棟樑,可堪大用。“韓瑞輕聲說道:
“非進士不入弘文,非弘文不入朝…”這個朝堂,自然是政事堂,能在正炙事堂參預謀議的官員,皆是三省六部的大臣,民間百姓呼聲相公,也不算是逾越。
李世民猶豫了,眼神十分複雜,身為一個明君,對於殿臣的想法,肯定了如指掌,自然清楚,這套制度,極具誘惑力,天下儒生,知道只要考上進士,成為庶吉士之後,就有機會成為宰相,不要說寒門士子,就是世家門閥子弟,也會爭先恐後的報名參加科舉。
韓瑞肯定是料到,會有這種情況,所以才設下諸多障礙,若不是沒有點難度,怎能突顯出一登龍門,身價百倍的情況,不過,肯定也會出現,看重進士科,忽視常科,幹軍萬馬走獨木橋的場面,競爭更加激烈。
甚至於再過幾十年,說不定出現,只考進士,取消常科的事情,想到這裡,韓瑞也不清楚,自己的捉議,到底是以是錨,但是可以肯定,舉子們出頭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