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第3/4 頁)
話。
況且,帝京篇的確是流傳百世的佳作,當傳到荊州之時,武家兄弟聽到了,非常喜歡,立即備了厚禮,懇求城中的書法名家,在上等的錦帛上,臨書潑墨,費時三日,終於將篇幅完成,興沖沖的回家,更換了以前懸掛的曹植詩篇,武士彠見了,居然沒有怪罪,可見心中,也頗為欣喜的。
適時,身在局中,聽到韓瑞自報姓名,武元慶自然沒有留意,現在得到武元爽的提醒,頓時反應過來,驚喜jiao集之餘,也在懷疑,是否同名同姓?
“也是,這麼年輕,不像是韓先生。”武元爽說道,心裡有幾分失望,名人名士,總是讓人心中景仰的,多少有些想與之見面的意思,至於見了之後,心裡會不會失望,憧憬破滅,那就另當別論了。
隨同韓瑞而來的朝廷官吏,見到武家兄弟的反應,以及質疑,忍不住笑了,一個官吏悠悠說道:“武公子,我們不知道,京城是否還有其他與韓博士同名同姓之人,但是,你心裡所想的,和剛才看到的,應該是同一人無疑。”
武元爽驚聲道:“什麼,他真的是……”
“難怪,年紀輕輕,就成了太常博士。”武元慶喃喃自語,眼睛浮現難以掩飾的羨慕。
一幫官吏含笑點頭,即使韓瑞取得的成就,與他們沒有關係,但是此時此刻,同屬朝廷使臣,卻有幾分與有榮焉的感覺。
旁邊的馮長史,心裡也有些詫異,韓瑞的名字,他早就知道了,但是沒有往這方面琢磨而已,畢竟,在官場上,考慮最多的,不是對方的名氣,而是官職、背景、權勢等等,名氣再響亮,只是得到表面的禮遇,實質上,理不理你,還要看官員的心情。
比如,三國時期的名士禰衡,為人孤傲,看什麼都不順眼,開始的時候,無論是曹cao,還是劉表,對他都非常客氣,不過,禰衡這人,好像有mao病,見不得別人對他好,經常蹭鼻子上臉,指著兩人大罵,結果可想而知,到了最後,讓人像貨物似的,推來讓去。
到了黃祖那裡,落得身死異鄉的下場,儘管輿論都替他惋惜,指責曹cao、劉表兩人借刀殺人,譴責黃祖是粗莽匹夫,但是,無論怎麼漫罵斥責,卻不傷黃祖分毫,人家照樣還是江夏太守,享受高官厚祿。
所以,也可以看得出來,所謂的名士,在當權者看來,只不過是一層華麗的窗紙,有用的時候,就拿來裝點門面,要是沒有用,戳破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所以,就算知道韓瑞身負盛名,但是,馮長史看重的,依然不是韓瑞的才華,而是他的官職與前途。
立場不同,著重點自然有異,自然之理,當然,見到武家兩位公子這麼興奮,馮長史也懂得湊趣,微笑說道:“晚上,荊州官吏士紳,準備設宴款待朝廷使臣,兩位公子也可以前來參加,向韓博士表述心中仰慕之情……”
“大善”武元慶與武元爽,不加思索,立即同意下來。要是韓瑞在這裡,肯定呸死馮長史,什麼表述仰慕之情,乍聽起來,好像他有什麼特殊愛好似的。
突然,武元爽好像想起什麼,連忙問道:“大哥,要不要通知幾位先生?”
或者是有了楊氏的壓制,沒有享受到公卿之子的特權待遇,武元慶與武元爽兩人,沒有沾染多少紈絝公子的脾xing,頗有幾分尊師重道,聽到韓瑞在此,聯想到平時,幾個先生對他非常推崇讚賞,自然而然,冒出這個念頭。
“那是自然。”武元慶沉吟了下,眼睛閃現亮光,低聲說道:“韓江淮駕臨,也是荊州文壇盛事,要是在宴會之中,留下幾篇傳世之作,那麼在場之人,包括我們,也有好處。”
什麼好處?當然是跟著名揚天下,或者流芳百世。一首好詩,不僅能讓作詩之人,名聲大振,而且連帶著,在詩中提到的人物事蹟,也被人熟知,反覆誦唱。
荊軻、要離之類的刺客,要不是司馬遷的史記,恐怕沒人知道他們的名字,曹植的詩篇,多次提到幷州遊俠兒,直到現在,依然讓幷州的遊俠兒以為傲,韓瑞的少年行,更得讓長安少年臉上有光,聚會的時候,不喝新豐美酒,不唱吟兩句相逢意氣為君飲,旁邊的人肯定會鄙視之極。
這就是詩賦文章的魅力,從古到今,大家可以輕視它、無視它,甚至蔑視它,但是沒人能夠否認它的影響力。
兄弟兩人對看了眼,武元慶輕聲道:“馮長史,我們想多邀幾人參加宴會,你看……”
“沒事,儘管邀請,回頭補個請柬就是了。”馮長史雖是文職,但是在都督府為官,也算是武人,而且是從luan世中打拼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