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竹槍,各帶蓼葉刀,以及撓鉤、絆馬索等伏擊兵器,在秦王李世民,和大將侯君集、公孫武達的率領下,乘著黃昏的掩護,從後營悄悄出發。二龍山雖不高,卻迤邐西延,滿山的亂石、深谷。有懸空的穴洞,突出的絕壁,夾雜著野生雜木,到處枝椏彎曲,道路十分難走。又值黑夜,天上只有閃閃的星星發出的微光。遠望山嶺深處,點點鬼火跳動,更顯出深山的陰沉。
在一個採藥人的引導下,李世民帶著數名衛士,攀藤攬葛,親自探路前行。
侯君集居中,公孫武達斷後,三千步兵藉著繩索,翻越一個又一個峰脊,涉過一個又一個深澗。經過六個時辰的艱苦急行軍,以摔傷一百多人、五人跌入深澗死亡的代價,終於在黎明到來之前趕到了設伏地點——安邑城北黃家窪。
來不及休息,李世民即作戰鬥部置,公孫武達帶領一千人馬,藏於左邊的堰壩後,侯君集帶一千人馬隱於北邊的樹叢裡,待敵軍過後,堵其後路,扎住袋口。李世民則自率一千人馬於北面官道邊正面伏擊,單留下右邊的水泊,網開一面,無人值守,以防敵軍感到無路可逃,狗急跳牆,拼力攻打,其實那水泊也是敵軍的半個墳墓。
星光微明,寒露寂靜,剛剛佈置停當,歇上一口氣,就聽正北方馬蹄得得,人聲喧譁,似有大隊人馬迤邐而來。李世民悄悄傳下將令,待他與敵將交戰,以嗚鑼為號,伏兵出擊。
再說那尋相被李世民一箭傷了左臂,雖然無什麼大礙,但已不敢領軍先行,在前面等了半個時辰,待尉遲敬德後軍趕到,乃合兵一處,趕往蒲坂。由於宋金剛求戰心切,來時嚴令人馬不得歇息,連夜趕路。軍士們除了晚飯的時間,基本上都在行軍,快到了安邑一帶時,已經人困馬乏。
尉遲敬德催軍前行,兵至黃家窪,見地形複雜,左有山嶺,右有水泊,乃傳令軍士小心。尉遲敬德則拍馬上前,手持長槊,眼睛圓睜,頭前開道。
眼看就要走出黃家窪,尉遲敬德鬆了一口氣,剛把長槊掛在馬身上,就見前面猛然出現一大隊人馬,刀槍閃亮,衣甲亂響,尉遲敬德倒吸了一口氣,厲聲喝道:“什麼人敢擋吾去路?”
對方並不搭話。半明半暗中但聽一聲弓弦響,一支粗大的羽箭,透著勁道,帶著風聲,流星般地射來,尉遲敬德未及反應,座下馬已中箭,嘶叫一聲,撲地摔倒。虧尉遲敬德身手快,以長槊拄地,跳到了地上。
“我乃秦王李世民,來者可是尉遲將軍,是否敢與我單打獨鬥,決一勝負。”說話間,李世民已跳將過來,手持一根粗長點鋼槍,虎視眈眈。
尉遲敬德來不及另換馬匹,忙掂槊在手,扎一個弓步,拉開架式,藉著黎明的微光,仔細觀望,但見對方頭戴金盔,身穿軟甲,龍眉虎目,人物不凡。
“你,你真是李世民?”尉遲敬德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李世民笑道:
“聞聽尉遲將軍乃河西名將,李世民特翻山越嶺,趕來相會。將軍乃聰明之人,何不棄那害民的宋金剛,歸我大唐,與本王同打江山,同享富貴。”
“贏了俺這隻大槊再說!”尉遲敬德挺身上前,一槊刺去。李世民舞槍來迎,你來我往、殺將起來,倆人交鋒,只見槍來處,寒光灼灼;槊到處,冷雪飄飄。一個是慣戰的蛟龍,一個是能徵的猛虎;一來一往,步戰了十幾個回合,不分勝負,兩個人閃展騰挪,手中用力,心裡卻暗暗佩服對方,觀戰的雙方士兵忘了身在何處,幾乎看呆了。
恰在這時,只見四下裡一陣鑼響,伏兵四出,左有公孫武達,右有侯君集,兩將率領所部精兵,各使軍器,殺奔敵軍。尉遲敬德軍突遭三面攻擊,軍馬亂走。卻有冷箭嗖嗖射來,絆馬索齊起,更是陣勢大亂。
尉遲敬德見後軍騷動,喊殺聲四起,知道不妙,又加上對陣的是唐軍主帥李世民,正不知伏兵有多少人馬,乃虛晃一槊,迴歸本隊,跳上一匹戰馬,指揮軍士後撤。
李世民等精兵驍將一齊圍裹上去,撓鉤齊下,套索飛來,奪了敵人不少馬匹。爾後,步騎齊上,卷殺過去。
驍將尋相因有臂傷,無力拼殺,獨有尉遲敬德一人揮舞大槊支撐。公孫武達、侯君集以及秦王李世民奪得了馬匹,如虎添翼,衝入敵陣,往來衝殺,將尉遲敬德軍切成幾段。尉遲敬德軍兩助窩裡遭撞,舉手無措,大敗輸虧,尋路奔逃,慌戰之間,許多兵馬被趕入水泊,淹死者無數。
尉遲敬德無力再戰,乃護住尋相,撞開一條血路,率領殘兵,鼠竄狼奔,落荒而逃。
眾將士正要追趕,讓李世民止住了,他笑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