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4/4 頁)
),連輕機槍射手都往往配發有這種手槍。】
王耀武下這道命令,是經過一番考慮的:
剛到淞滬戰場的時候,他曾下令組織過“奮勇隊”對日軍進行攻擊。
這種戰法儘管也取得了一些戰果,但由於常常是“以強攻強”,自己方面的損失也很大。每次出擊,活著回來的“奮勇隊”弟兄寥寥無幾———典型的“傷敵一百,自損九十”。
那天聽了上等兵蕭劍揚的一番敘述,再加上這幾天來的仔細觀察,他意識到了一些情況。
看來日軍由於攻擊進展過快,造成戰線不嚴密,各部隊的間隙比較大。這樣一來,可乘之機就出現了。
因此他下令組織精幹的“襲擾隊”,趁暗夜滲透進日軍的戰線,襲擊鬼子防備鬆懈的軟肋。
在命令中,他特別強調了2條:
一、以強攻弱,欺軟避硬。
二、絕不戀戰,該撤就撤。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期內,51師的“襲擾隊”頻頻出擊。
在實戰中,他們時而一支人馬單獨下手,時而幾支隊伍協同動作,能打則打,打不了撒腿就溜。
幾仗下來,弟兄們的傷亡不大,戰果卻不俗,從不空手而歸,每次起碼帶回一挺歪把子機槍、幾支沾著血汙的三八大蓋。
下士蕭劍揚自然是“襲擾隊”中的一把好手。
“襲擾隊”的屢屢得手,讓全師上下士氣大振,仗打得越發起勁兒。
一來二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51師在淞滬戰場上打出了名氣。
10月10日“雙十節”那天,上海灘鼎鼎大名的《申報》不但刊發了報導51師戰績的文章,而且配發了一張照片。
照片的內容,是51師在多次戰鬥中從日軍那兒繳獲來的戰利品,高高低低的一大堆。
作為帶兵的人,王耀武很會抓機會鼓舞部下計程車氣。他當天就派副官帶了十來個兄弟,從北郊的施相公廟趕到市區,大批收購當日的報紙。
國幣四分五厘一份兒的《申報》,一氣收購了萬餘份兒,然後把這些還帶著油墨香的報紙帶回陣地,不管識字的還是不識字的,每名軍官、每個士兵人手一份兒——看不懂字可以瞧照片嘛。
這一下子,全師上下的心都像被點著了一樣,參戰一個多月來的疲勞與傷痛都不知跑到哪裡去了。
蕭劍揚是班裡為數不多的幾個識字的人之一,這要歸功於早年他爹供他念的那幾年書。
在泥溼的戰壕裡,他捧著報紙,一字一句地讀給其他的弟兄們聽:
“……我駐守該處之王師(即51師),自本月1日起至5日止,無日不與敵浴血混戰中。敵傷亡重大,我軍乘敵頓挫之餘,自5日晚起全線反攻,連夜予敵以奇襲,乘風雨黑暗之際,力求接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