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東西?”
筆桿兒連長微微仰起頭,帶著點兒回憶的神情說:
“我在中央軍校的時候,有個教官以前是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的。他就會吹這東西。”
旁邊的二排長,突然揚起脖子大聲吼唱起來了:
“城外的小日本
我日你家親媽媽
你媽媽肚上老子趴
你的兒子老子殺
(要)你還幹什麼?“
城牆頭上的弟兄們笑得前仰後合。
城外的樂曲聲也停了下來。只剩下清冷的月光,無聲地散落在高高低低的城垛口上。
黑暗中,第六個疙瘩,輕輕地系在蕭劍揚的那條細皮繩上。
(十一)
12月12日的清晨到來了。
雨花臺頂上的槍炮聲漸漸停息了下來。中華門城牆上,弟兄們的心都沉了下來——雨花臺失守了。
“鬼子要攻城牆了,多預備手榴彈!”
佔領了雨花臺之後,日本人的火力可以居高臨下地對中華門進行壓制。弟兄們緊緊地貼在城頭的磚地上,頭頂的鋼盔前沿兒都碰到了磚頭上。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筆桿兒連長讓大部分弟兄撤到城牆後面去,只留下幾個人監視鬼子的動向。
中華門的背後,一排9個圓拱型的磚洞,蕭劍揚他們51師的弟兄就躲在這裡面,另外還有88師的官兵。
筆桿兒連長用手拍拍磚洞的牆壁,很感慨地說:
“這洞子叫‘藏兵洞’,是三百多年前朱洪武修的。沒想到三百年後,咱們當兵的還是要靠它來藏身。”
【中華門的中層為磚石結構(上磚下石),面北築有藏兵洞7個;下層正中築拱門通甕城,面北左右各築藏兵洞3個。甕城東西兩側築有寬11。5米、長86。1米的馬道,馬道陡峻壯闊,是戰時運送軍需物資登城的快道,將領亦可策馬直登城頭。
中華門甕城上下兩層分佈有13個藏兵洞,加上東西兩側馬道下方的14個藏兵洞,共計27個,可藏兵三千。首道拱門二層面北的中洞進深45米,寬6。85米,高6。32米,居各洞之首。這些藏兵洞在戰爭期間對於軍需物資的儲備和兵源的設伏,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蹲在這個古老的藏兵洞裡,蕭劍揚把身子倚在牆壁上。感到城牆牆體在微微地顫動。好像有一個巨大的鑿子瘋狂地在牆體上鑿動著。
沉積了上百年的灰塵,不斷地從洞子頂上落下來,好像是一片灰濛濛的霧氣。
青灰色的磚頭屑一個勁兒地掉落到鋼盔頂上,發出輕微的“沙沙”聲。
蕭劍揚眯起眼睛,防備灰塵、磚頭屑掉到眼睛裡。他不安地仔細聽著。城牆牆體的深處發出一種沉悶的聲音,好像一個沉睡了很久的巨人在痛苦地呻吟。
日軍把火炮推到離城牆只有五百多米的地方,實行抵近射擊。
中華門城頭上的那座三層高的城樓,被炮火掀去了一半。
等到日本人的炮火延伸了之後,筆桿兒連長揮動自來得手槍第一個鑽出了藏兵洞。他的臉上落滿了磚頭屑,看起來灰頭土臉的。
“趕緊上城頭!”,他大喊著。
弟兄們從藏兵洞裡鑽出來,迅速上了城牆。
【炮火延伸——攻防戰鬥中,進攻方的炮火,在對防禦方的陣地進行過一番轟擊之後,逐步向前推移彈著點。】
高大的城頭此刻籠罩在黑灰色的煙塵之中。炮彈爆炸後尚未散盡的硝煙,裹挾著被炸成粉末的磚石碎屑,從城頭向城牆下滾滾湧動。
城頭的垛口,要麼被炸塌了,要麼乾脆給炸飛了。原本由青磚砌成的路面,如今已經面目全非。巨大的青磚被炮彈的氣浪掀得到處都是,殘缺不全。
更為糟糕的是,中華門的城牆被鬼子的炮彈轟出了一個大口子,好像就在剛才,有一把無比巨大的斧子,狠狠地砍在了這古老的城牆上。
缺口上面寬、下面窄,跟中正步槍照門的缺口很相似,只不過給放大了無數倍。
日本人的炮火剛一延伸,鬼子的步兵就開始發起衝鋒了。
護城河上的木橋,原本昨天被中國軍隊的工兵破壞了,但破壞得不徹底。日本人的工兵不怕死,冒著中國軍隊的火力拼命搶修。
橋下的護城河河面上,飄著很多具日本工兵的屍體。
日軍的步兵,分成一組一組的,快速衝過護城河橋。每一組都抬著一架長長的竹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