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連妻王氏也帶了來。中間路兩三千里,連穿過金人佔據之地,逾河越海,安然到達,許多可疑,都懷疑他是金邦派來的間諜。偏生奸相範宗尹和江西安撫大使李回,以前和秦檜交好,又受了好些賄賂,極力替他解釋,弁向趙構保奏,說秦檜是個忠臣。趙構便命人見。
秦檜早由範宗尹口中探出趙構心意為人,剛一見面,便說:“目前形勢,只宜和而不宜戰。休說金兵強盛,我軍決非其敵,陛下聖明天縱,文武兼資,好容易上膺天命,神器有歸,中興大業,期於指顧。假若兩宮還朝,陛下定必退居藩封,內招疑忌,擁虛名而受實禍。何況兩宮(指趙佶父子)在日,任用六賊,朝廷失政,人懷怨望,再若重登大寶,必致眾叛親離。豈止大河以南不可復收,便這東南半壁也不能保矣。”隨將所擬議和之策和向達賚求和的書稿呈上。
趙構本就害怕敵人,不願二聖還朝,一見秦檜所寫書稿,非但文章甚好,對於金邦的形勢和兵力的強大厲害,更說得詳詳細細,有條有理,不禁又驚又喜。趙構先雖屢次派人向金求和,到底還記著一點君父之仇和全家流離逃亡之痛。是和是戰,尚還舉棋不定。有起事來,只管怯敵先逃,一面卻想倚靠一些重臣大將和新起來的韓、嶽諸軍,為他保障江淮,以多殺敵人為喜。自從秦檜回朝,在便殿單獨召見,密談了兩次,這才專心一意,想與金人解仇求和,對於秦檜也就一天比一天寵信起來,曾對左右大臣說:“檜朴忠過人,朕得之喜而不寐。”
趙構聽從秦檜之計,專心求和。金人卻是分兵幾路,到處焚掠,攻陷州郡,一路連破限、原、環。慶諸州。不是大將吳玠、吳磷和劉子羽在鳳翔大散關東的和尚原孤軍奮戰,大破金兵,幾乎連四川也被奪去。另一路侵犯熙和,副總管列惟輔戰死殉國。
金人因所佔據的各州郡義軍紛起,當時河北境義兵八字軍最著名,面上都刺有“赤心報國,誓殺金賊”八字。而山西境義兵則以紅中軍最著名(起初在晉城、長治一帶,後來擴大到河北、陝西)。紅中軍聲勢浩大,組織極密,用建炎年號,但不用宋朝官號。見有不願降敵、從金國逃回的官民,便厚贈衣糧,護送出境;路上見有宋官旗幟,立即引去,絕不殺害。遇敵即奮死進攻,決不畏避。他們聲稱:“只等官兵過河,並不要多,我們自有力量殺盡金虜。”
他們曾襲擊金軍大寨,宗翰幾乎被擒。金人痛恨紅中,捕逐最急,但只能妄殺平民洩憤,不能獲得真紅中,無法鎮壓,又急又怒。忽下密令,命各路金兵到處搜尋河南、河北的善良百姓和路上的商販旅客,稱為客戶。有的在耳朵上刺字為號,鎖押在雲中一帶,賣給金邦的軍民為奴;有的押往關外各種族部落,以人換馬;另外還有許多,竟被挖了大坑活埋。死的不計其數,活的更是受罪無窮。那少數由敵境逃來南方的,逢人哭訴,慘不忍聞。
朝臣據實奏報,趙構聽信秦檜之言,只想保全自己富貴,竟然是置若罔聞。才只半年,便把秦檜升為首相。等紹興二年正月,回到臨安之後,秦檜升遷太快,朝臣不滿。又因恃寵狂妄,對趙構講話也太隨便——主要還是口口聲聲高談和議,金兵卻是一味南犯,進攻不已。趙構對他減去了信心,這才將其暫時罷免。以前派去求和的使臣都被金邦拘留,金邦卻從未派一使臣來宋。
岳飛自從平定了曹成,便奉朝命,授為中衛大夫、武安軍承宜使。這時,偽齊劉豫已遷都於汴梁,並與金人會同南侵,共起兵五十萬,命降賊李成為前鋒,攻陷了襄陽府和唐。鄧、隨、郢、信陽軍等地。每佔一處州郡,均分派兵鎮守,一面打算煽動洞庭湖水寨首領楊麼,想用軍船攻打嶽州、鄂州、漢陽、蘄州、黃州,順流而下,再由李成帶精兵二十萬由江西旱路往浙江進發,聲勢甚是浩大。
趙構君臣聞報大震,嚴命岳飛防堵。
紹興四年三月,岳飛由江西、南路舒、薪州制置使,又除兼(“除”是實授,“兼”是仍兼原職)荊南鄂嶽州制置使。立上奏疏,請朝廷許他收復襄陽六郡。
這時秦檜還未二次當政。趙構雖然苦盼求和,但見金人不斷南侵,劉豫、李成等叛賊又聯合金兵大舉來攻,聲勢比前更大,眼看國土日蹙,逃亡無地,又不得不依靠嶽,韓諸將,為他抵禦金兵。接到岳飛奏疏,非但全照所說行事,並以親筆下詔,除收復失地不要越過以前界線外(仍恐激怒金人,心懷畏懼),一切均許便宜措置。又命湖北、荊南各路軍統歸岳飛節制,並還犒賞岳飛的全軍將士。岳飛接到詔旨,越發加緊準備,當年五月,又除黃、復州、漢陽軍。德安府制置使。
岳飛在當時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