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各地義軍)和岳飛勾結的已有一二百萬之多。眼看兵力越來越大,稍一叛變,這片江山便非宋室所有。即使不然,他將淵聖(趙桓)迎回,挾以自重,朝廷廢立,更全由他一言而決。金人至多隻想劃淮為界,還能保住這半壁江山;岳飛一旦得志,卻比金人厲害得多。”
趙構前貶主戰派大臣張浚,本就有過“寧肯亡國,不用此人”之言。這種卑鄙無恥的話,正表示他情願把國家亡於外敵,也決不容自己人坐大的一種想法。
宋朝平日大將待遇最優,但統兵極少,連韓世忠在抗敵之時,本軍都未超過三萬人。岳飛雖號常勝之軍,先前地位在當時諸將帥之下,所統人馬又少。即使所見與朝廷相反,趙構還是相當信任。自從持節封侯、平了楊麼以後,漸漸兵多將廣,軍容日盛。加上奸臣常進讒言,由不得使趙構生出顧慮。一聽秦檜這種說法,除怕趙桓回來奪他的地位以外,又多了一樁心病,當時嚇得汗流浹背,連說:“丞相真個老成謀國,慮得極是。”忙傳特旨,命岳飛急速班師!
岳飛知是奸臣賣國,暗助敵人的陰謀毒計。立時回奏:“金人銳氣已喪,盡棄輜重,疾走渡河。而我豪傑向風,士卒用命,時不再來,機難輕失……”不肯班師。
秦檜知岳飛志不可奪。又對趙構說:“陛下只許臣便宜行事,臣定將岳飛召回。倘若叛變,斬臣以謝岳飛便了。”趙構將頭微點,秦檜得了默許,大喜辭出。首先把張俊、劉鑄、韓世忠、楊沂中等全軍召回;再連發下金牌詔旨,立逼岳飛班師。
各路金兵先後受到劉鑄、吳磷、韓世忠等猛擊和牽制,岳飛更是他的死對頭,兵強將勇,銳不可當。先佔據的兩河城邑,多被各地義軍奪回,鬧得金兵夜不安枕,前方士氣更是消沉。連兀朮那樣素來剛愎自信的人,都時時刻刻打點著逃亡的主意。岳飛這面卻是全軍士氣高昂,忠義奮發。只等一切準備停當,便要一舉收復中原,直搗黃龍。雙方優劣勝敗之勢,已成了極鮮明的對比。
這日清早,岳飛召集眾將指示機宜,準備全軍出動。有幾路奉命先行的將士,已然整裝待發;一個個精神抖擻,勇氣百倍。正在非常緊張興奮頭上,忽報朝廷降下詔旨,岳飛前數日又曾上過請命各路將帥一同進攻、一舉收復中原的奏本,全軍將士都以為是朝命犒軍,並許出戰的好音。等把欽使迎進,一宣讀詔旨,競是促令班師,不許遲延。下餘都是一些無恥的舊套和敷衍的廢話,不禁大失所望。
岳飛還能強忍悲憤,將士們卻憤激起來。來使正是糧餉万俟(上佔下內),偏不知趣,開口“秦丞相”,閉口“秦丞相”,立逼岳飛要討回話,問幾時班師。張憲首先忍不住怒火,抗聲問道:“欽使一句一個秦丞相,難道這詔旨是秦丞相下的麼?”
万俟(上佔下內)惱羞成怒喝問道:“我奉聖旨而來,你是何人?也敢在旁多口!”
張憲大聲道:“未將副都統制張憲。事關國家安危,有話自然要說。”
万俟(上佔下內)先聞張憲英名,又見他身材高大,威風凜凜,說時,雙目正注自己,英氣逼人。不由吃了一驚!還未及答,牛皋也插口問道:“我等身經百戰,出生入死,好容易把金兵殺得大敗。眼看收復中原,為國雪恥,你偏一句一個秦丞相,要嶽元帥退兵,難道此是秦檜的主意不成?快說!”
万俟(上佔下內)見牛皋聲如洪鐘,鬚髮皆張,旁立諸將都是滿面怒容,越發氣餒心寒,只得強賠笑臉道:“牛將軍不可多疑。這樣大事,若非出自聖命,誰敢妄為?不過秦丞相乃朝廷心腹重臣,他的意思也就是聖上的意思罷了。”
岳飛哈哈大笑道:“欽使此言差矣!你只知當朝首相是朝廷重臣,可知君優臣辱,君辱臣死的道理麼?我奉的是朝廷詔旨,不是接了秦丞相的私書。如今十萬大軍與敵對峙;還有數百萬百姓在此,都不能棄之而去。不問班師與否,均須有個安排,這不是兒戲的事。欽使請先回朝,我自行回奏好了。”
万俟離不敢再說,只得負傀告辭。岳飛仍以禮送,只是不再和他交談。万俟(上佔下內)走到外面,見全軍將士都以怒目相視,嚇得連忙上馬馳去。岳飛回與眾將幕僚計議,眾將紛紛開口,都說:“勝而讓敵,從古所無。此事不是奸臣矯詔,便是朝廷受了奸賊蠱惑。望元帥以國家百姓為重,乘著回奏的幾天工夫,提前出戰。先使金兵全軍覆沒,攻下汴京,生擒了兀朮,再看朝廷有何話說。”
岳飛本就有此打算,剛說“這樣也好”。跟著連線探報,張俊、劉光世、楊沂中等將帥首先撤兵,連劉鑄、韓世忠也連奉詔旨,不得不收兵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