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3/4 頁)
由核爆炸引起的核輻射(熱和光),其溫度比太陽還高,包括高密度的紫外線、紅外線和看不見光的輻射線。接近爆炸中心,所有不可燃的材料都可點燃——甚至使其氣化。例如廣島原子彈爆炸時,在4公里外的人裸露的面板都被燒傷。現代武器的能量和後果較之不知要強多少倍,甚而爆炸的火光也可能引起嚴重的眼睛受傷和面板灼傷。
輻射
除了產生熱輻射,核裂變還產生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線。儘管放射性微粒回落到地上時帶有明顯的白色灰或塵埃,但這是被輻射毀壞的東西的殘渣,而不是輻射本身。輻射並不能被人們感覺到。可以用蓋格計算器來記錄其出現,也可以利用羅盤或聲音訊號來顯示,當輻射增強,訊號顫動就會變得更厲害。
α粒子:穿透力低,易於防衛,它們不能穿透面板,但被嚥下或吸進能產生嚴重問題。
β粒子:有輕微的穿透力,穿著厚衣服和鞋將提供充分的保護。在外裸露的面板會被灼傷。如果被吸進體內,會侵襲骨骼、胃腸道、甲狀腺和其他組織。
γ射線:有高度穿透力,執行速度比α、β粒子更慢,可傷害身體所有細胞。
暴露在輻射中的普遍症狀是噁心、嘔吐和普通疾病。面板上會出現潰爛現象,並呈灰色。
殘餘輻射
核爆炸在最初時期釋放的初始輻射是致命的——但僅持續很短的時間。一旦衝擊波過後,初始的輻射也就過去了。然而,暴露在殘餘的輻射下同樣是危險的。
殘餘輻射數量多少取決於原子彈如何爆炸。如果它在高空爆炸,火球體也沒觸及地表,則很少有殘餘輻射產生——戰略家稱之為“少放射性塵埃的爆炸”;如果在地面或近地面爆炸,則相當大量的土壤和碎物會被吸進高空中,作為輻射塵埃落向地面。重的微粒落在爆炸區域附近,但輕的塵埃或許會被隨風攜帶到更廣大的地域,這就是所謂的輻射擴散。輻射會隨時間的延長而發生衰變——廣島和長崎兩城市已重建,居民重新在此定居。但無論如何,一天或更短時間內仍會有70%的粒子繼續保持輻射,等到其衰變要持續很多年。
在核爆炸發生的最初數小時內,如果有人沒采取保護措施,則其受到的輻射量將超過這星期剩餘時間內遭受的輻射的總和。最初一星期受到的輻射量將超過餘下的一生在同一受汙染地區積累的輻射量,因此,在核輻射初始階段,防護是至關重要的。
躲避輻射
最好在儲備有空氣、水和食物的深的地下掩體裡躲過核衝突及其災難。但如果缺少掩體,最好的防護辦法是躲在壕溝裡,在壕溝的頂部覆蓋上一米或更厚的泥土。如爆炸離此相當遠,不發生整體毀滅,則壕溝和泥土將能抵擋衝擊波、熱量和輻射的衝擊。
遮蔽物
嚴格地講,完全不受輻射影響是不可能的,但足夠厚的掩體材料將會使輻射減低到最小限度。下面列出了一些材料,達到要求厚度的材料可把輻射穿透力減低一半。
材料米
鋼鐵 0、21
混凝土0、66
磚0、60
土壤 1、00
冰2、00
木材 2、60
雪6、00
尋找能夠提供天然蔽護的地勢,如深谷、溪溝、溝渠和露出地面的岩石。如果事先沒有準備一個壕溝掩體,那麼現在開始挖一個——要快!洞足夠大時,跳進去繼續挖。如果在挖掘過程中輻射已經開始,那麼儘量減少身體暴露在輻射中的面積。趕造一個帳篷,即便僅僅是一塊布,也能阻止灰塵雜物落到你的身上。具有穿透力的射線仍會到達你的身上,所以在帳篷上要遮蓋一米厚的泥土。
如在野外遭遇輻射,則儘可能快地找一掩體。一旦得到遮蔽,脫下外面的衣服,把它掩埋在掩體另一端的地下。除非迫不得已必須出去,否則不要冒險,不要再使用遺棄的衣服。無論情況怎樣,在最初的48小時內絕不要跑出掩體。
如果急需水而冒一會兒險外出,在三天內時間不超過半小時是可以的。7天內可增加到半小時以上,8天時可達到1小時,8~12天允許在外2~4小時,13天后可正常工作,然後到掩體休息。
去除放射性汙染
如果你的衣服甚至身體曾暴露在輻射中,必須去除放射性物質的汙染。如在掩體內,從掩體底部刮出土壤揉擦身體的暴露部分和外衣,然後刷去泥土,將其扔到外面,如果可能,用乾淨的布擦面板。如果有水的話,就可以用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