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頁)
形成頂篷。
裝備及其他物品放在溝下面,睡袋靠物品支撐,不直接與雪地接觸。
迎風的溝口要用雪塊填實。背風溝口安置可移動雪塊,方便進出,或將出口封住,再在雪下挖一通道作為出入口。若所在地點在緩坡上,冷空氣很難進入庇身棚,棚內會更暖和。
1、3、2 雪洞
先在雪地上挖開孔,裡面擴充套件成一個舒適的雪洞。利用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沉的道理,雪洞內分成三層:上一層生火,中央層睡覺和放置用具,下一層僅容納冷空氣。頂篷上開口,可便於通風,讓篝火散發的煙霧能散出去。
用可移動的雪塊堵住洞口,作門。為了防止凍融,雪塊與洞口不必吻合太好。雪塊位置也應儘量與洞內接近,這樣即便凍合,也易於分開。
洞內表面可以修得光滑一些,這樣即便有冷凝水形成,也會隨壁滑下,而不會滴落下來弄溼裝備。洞內沿外周應開鑿水溝以便及時排走水分。
1、3、3 雪房
依格魯——愛斯基摩人的圓頂屋
搭建一座“依格魯”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居住效果很好。數百年來,愛斯基摩人一直生活在雪房中,這足以證明這一點。首先要挖好進出口通道,至少得能讓人爬進去,出口還必須位於背風處。
在地面上劃出直徑4米的圓,開始建房前踩實圓內的雪,在圓的外周擺上一圈雪塊,這時即可開始修建如坑道式進出口,或進一步建成圖樣式的進出口。在第一圈雪塊上再加一層雪塊,其中心對應著下層雪塊間的縫隙,如此相互交錯,一層層疊加,直至形成半圓形頂。在靠近底部和頂部的上下兩端各鑽一個通風孔。底部通風孔不能過低,以防積雪堆積,把通風孔堵住。通風孔也應背風而建。用雪堵住雪塊間的裂隙。雪房內壁要打磨光滑,防止凝結水直接滴落。
螺旋式建房法
先擺好底層一圈雪塊,雪塊上表面為螺旋式升高。第一圈雪塊的形狀也應是向內向下傾斜。第一圈雪塊建得很好,再擺放上一層雪塊就會相當平穩,這樣一層層擺上去,每一層都向內傾斜,也許直到最後幾塊才會需要額外的支撐。
第一圈雪塊上表面修平會對下步壘加很有利。上表面也應緩緩向中央傾斜。
最後一塊雪塊必須削得恰到好處,這對於“依格魯”整體穩定很重要。假如最後一塊空間太小,可以留作通風口。
“依格魯”房內佈置
休息睡眠處要高出地面,既可墊高睡覺之地,也可挖低周圍地面。較低處冷空氣較多,可以貯存食物及用品。
地面上挖一坑道作為進出口。如果一天沒完工,出口也還沒挖,可從圓房尚未封閉的頂部爬出來。
搭建一座庇身棚
庇身棚的型別取決於某種材料是否易得、身邊擁有何類工具及搭建的目的與用途(防風、保暖、避雨雪,還是防蚊蟲等等)。
你準備在此地呆多久?行進途中,雪洞及天然洞穴就很不錯,不必搭建永久性庇身棚。
避身棚的大小取決於露營人數的多少。
搭建庇身棚需要時間和精力,這是值得投入的。但要勞逸結合,防止過累流汗。
所有庇身所都必須經常通風,以防一氧化碳累積,同時也可趕走溼氣。因此需要兩個通風孔,一個接近頂端,一個接近底部。如果庇身所是由雪塊壘成的,應經常檢查通風孔是否被冰雪堵住。
要經常清掃出入口坑道內的積雪,以防堵塞。
避身棚越小,相對就越暖和。不過棚內氣溫還是較低的,必須能很快適應。
傘形雪房
如果船隻擱淺於北極冰海之中,冰岸上又無足夠雪塊可供建造“依格魯”,這時傘形雪房是適宜的選擇。建築材料仍是雪塊,還有在大塊冰相互擠壓時在其邊緣形成的大小適當的冰塊。
在冰面上劃個圓圈,邊緣處壘起一米高的牆,要留有缺口以供出入——因為在冰上無法如同在雪地那樣從地面上掏洞了。圓中心部位可以挖低一些,以容納冷空氣。
在圓心處可用雪塊、冰塊立起直柱,比四周牆高1~1、5米。將降落傘或雨披蓋在柱子與牆上,用冰塊壓緊固定。
注意事項
□這類雪房的傘形屋頂上容易積雪,所以應該經常清除,否則積雪的重量會破壞庇身所的結構。
□生火時,首先要保證通風良好。地點應靠近房外側,而不是靠近柱子的中央部位,這樣可以確保房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