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3/4 頁)
和薛萬均兄弟即率部抵達這裡,傍晚時分,李靖率領其餘各部也抵達曼頭山。
為了不讓牛心堆之吐谷渾人西逃,李靖所部都是輕裝急行軍而來。
在結束曼頭山戰役後,李業詡命令所部抓緊時間休整,為接下來的聚殲牛心堆之敵做準備。
特衛及契苾何力部,高強度的急行軍及衝殺下來,已經沒有體力繼續追擊逃跑的慕容伏允,李業詡只得放棄追蹤其部的誘人想法。南面和西面有段志玄和李大亮部的攔截,慕容伏允的殘部也是沒這麼容易逃脫的。
牛心堆的吐谷渾人探知唐軍攻擊曼頭山後,馬上傾巢出動,想趁唐軍立足未穩之時,集中優勢兵力消滅疲乏的唐軍,並趁機西逃。庫山和曼頭山兩地的慘敗,已經讓知道訊息的牛心堆吐谷渾人心驚膽戰,指揮的幾名名王明白,若他們無法趁這個機會逃跑,下場會和庫山曼頭山的族人一樣悲慘。
只是吐谷渾人得到的情報還是慢了好幾拍,其大部隊還未行進到一半路程,李靖所率的大軍也已經抵達這一帶,等著吐谷渾人。
從牛心堆出發的吐谷渾人在偵知唐軍的行蹤後,馬上停下了行進的腳步,不知是否是吐谷渾人怕中了唐軍伏擊,率部回縮,背倚著幾處山坡前停了下來。
李靖所部快速推進,在離吐谷渾人三十里地左右停了下來,安營休整,並不急著進攻。
一個夜晚,唐軍不斷地派出小股的騎兵襲擾吐谷渾人,而大部隊則輪流休息。面對不斷襲擾的唐軍小股部隊,吐谷渾人整個晚上都是處於高度緊張中,又不敢趁夜進擊,待第二天天明後,才又緩緩地向前推進,準備與唐軍決一死戰。
面對沒有退路的牛心堆吐谷渾之敵,李靖和所部的唐軍將領都知道,這將會是一場惡戰。
雙方人數基本相當,三萬多吐谷渾人全部是騎兵,唐軍所部也是三餘萬人,但只有約兩萬的騎兵,且還是遠道急行軍而來,體力上處於劣勢,佔騎兵人數近三分之一的李業詡部和契苾何力部剛剛結束曼頭山之戰,疲乏之極,極需休整。
但有一點吐谷渾人無法比及的是,唐軍連續幾場大戰的勝利,士氣高漲,而吐谷渾人被唐軍圍截,又聞知連續幾場敗戰,人心惶惶,士氣低落。
----------------------------------------------------
夜晚的李靖大帳內,還是燈火通明,李靖正召集諸將進行著戰前的緊急軍情商議,修正一些原先的佈署。
曼頭山的吐谷渾人已經被擊潰,慕容伏允西逃,但這不是李靖最關心的事,段志玄部和李大亮部,會在遠處等著潰逃的慕容伏允的。眼下最重要的,是消滅牛心堆的三萬餘吐谷渾人。
待一番密議後,諸將紛紛領命而去。
李靖只留下李業詡和契苾何力,“此戰是一場正面對決的硬戰,總體兵力上來講,我們沒有絲毫優勢,勝負的關鍵就在於你們兩部的突襲,你們可明白?”
“末將明白,”李業詡和契苾何力用力吼了一聲,領命而去。
軍情過於緊急,李業詡部和契苾何力部只得到了短暫的休整,即要去執行更加艱鉅的任務。
第二天天色未明時,李業詡所部和契苾何力部,即在幾名熟悉這地方地形的特戰隊員帶領下,出營而去。
-------------------------------------
草原上的清晨,飄蕩著一些霧氣。
這是一片寬闊的草場地,風景秀美,因為幾條河流的分割,那場綿延幾百裡的大火併沒燒到這兒。
但此時的草場,卻充滿了殺戮之氣,兩支幾萬人的大軍,即將在這兒進行廝殺。
兩支隊伍在相距約三里地都停了下來,擺開陣型,各自做好攻擊和迎敵的準備。
唐軍官兵此戰最重要的任務是阻止吐谷渾人拼死的衝擊,並全殲所面對的吐谷渾人。
在李靖的安排下,唐軍已經做好了迎敵的準備。
以步兵置於中軍,最前排的是手持盾牌護衛的步兵,後面是步兵中的弩弓手約一千五人,分成三排,再後面的是弓箭手,約四千人,也是成三隊排列,最後還有三千左右手持長槍的步兵。
因為是快速行進的作戰,軍中並沒配置重甲的陌刀手。
這些步兵後側兩翼,是一萬五千名騎兵,左側是由薛萬徹領軍的約五千名漢軍士兵及兩千執失思力部的突厥騎兵,右側由執失思力親率,人數約四千的突厥騎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