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頁)
道不是隻要百來個像你這樣的人就能保證勝利了嗎?”拿破崙本想借誇獎德魯埃而對其他元帥進行譴責,沒想到德魯埃卻鎮定地回答了這麼一句:“不如說是10萬個。陛下。”在元帥們看來,這場戰爭如同阿爾卑斯山的一隻雄鷹同一大群烏鴉之間的格鬥。雄鷹殺死了數以百計的烏鴉,雄鷹每啄一次,就有一個敵人喪命。但是,烏鴉越來越多,將雄鷹包圍起來,擠得它喘不過氣,最後將它擠死。法軍,這隻勇敢的雄鷹,無論如何也擋不住密整合群的聯軍前進。可拿破崙不這樣看,他相信自己的軍事天才。
2月11日上午,拿破崙發揮連續作戰的勇猛精神,開始攻擊已經孤立的第一梯隊薩肯軍。戰鬥持續了一天,又以拿破崙的輝煌勝利而告終。連連勝利使得拿破崙容光煥發,臉上那種憂慮和焦急的神情一掃而光,那微胖、似乎有些倦怠的身體重又煥發出青春的活力。現在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又是波拿巴將軍,那個征服義大利和埃及的年輕英雄,為了擴大在蒙米賴的勝利,2月12日,拿破崙一口氣將薩肯殘軍向北趕過了馬恩河。
2月14日上午,拿破崙趕到蒙米賴以東4英里的沃尚,去支援馬爾蒙軍。此時馬爾蒙正受著布呂歇爾的壓力。他一面命令馬爾蒙軍繼續堅守陣地,一面開始緊張的軍事部署。中午,經過近4小時的準備之後,拿破崙命令炮兵開始射擊。近100門炮同時開火,很快就在敵軍方陣中開啟了一個缺口。接著,騎兵和步兵在炮火的掩護下迅速發起衝擊。與此同時,拿破崙命令格魯希率部分騎兵迂迴到敵人的側後,切斷敵人的退路。一陣激戰之後,敵軍開始敗逃。沒逃出多遠,又遇上格魯希的騎兵部隊。在法軍的前後夾擊下,聯軍大部分潰散,只有布呂歇爾率領部分人殺開一條血路,逃出了包圍圈。這樣,拿破崙以其4萬人的兵力,往來馳殺,連續作戰,擊敗了布呂歇爾軍團的5萬餘人,使其損失近2萬人的兵力。
正當拿破崙準備深入追擊時,傳來了施瓦岑貝格逼近巴黎的訊息。拿破崙立即放棄對布呂歇爾殘軍的追擊,掉過頭來去對付施瓦岑貝格軍團。2月16日、17日、18日、22日,在吉涅、南吉斯、蒙特羅、梅里,拿破崙連戰連勝,打得施瓦岑貝格軍團抱頭鼠竄。現在的拿破崙如同一頭雄獅,在龐大的聯軍圍攻下,毫不妥協,他忽而衝向這邊,忽而又衝向那邊,以運動的驚人速度戰勝聯軍的策略,使他們計劃落後,使他們精疲力盡。最後,布呂歇爾和施瓦岑貝格那支訓練有素的軍隊被打得暈頭轉向,而他自己那支士氣低落、裝備極差、毫無作戰經驗的新兵隊伍卻忽然變成了一個無堅不摧、耀武揚威的陣列了。
聯軍害怕了,他們向拿破崙提出停戰要求。可處在輝煌勝利頂點的拿破崙是不會輕易休戰的,他要依靠自己最完善的軍事藝術來戰勝最強大的敵人,以戰場上的勝利來迫使對方接受自己的談判條件。他拒絕了聯軍的停戰要求。
拿破崙的不妥協態度,使聯盟各國堅定了要把他徹底打垮的決心。3月1日,聯軍在肖蒙開會,一致達成協議:任何一方都不許同拿破崙單獨媾和。就在這次會議上,聯盟國簽訂了一個為期20年的共同對付法國的條約。英國再次為聯盟國提供了500萬英鎊的戰爭補助費。
然而,拿破崙始終讓聯軍膽寒心驚,他們簡直想不出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來粉碎拿破崙的絕望抵抗。正當聯軍絞盡腦汁想辦法對付拿破崙時,拿破崙的一個大膽的軍事行動給聯軍提供了機會。拿破崙在取得一系列勝利以後,命令馬爾蒙和莫蒂埃指揮17000人正面阻擊敵人,自己親率法軍主力近4萬人直插聯軍後方,進攻聯軍與萊茵河的交通線,迫使聯軍向萊茵河撤退。一些目光敏銳的人士立即發現拿破崙這一行動有個致命的弱點,即通往巴黎的道路暢通無阻。亞歷山大的親信波佐·迪·博爾戈對沙皇說:“戰爭的目的是在巴黎。如果你們想戰鬥,你們就有被消滅的危險,因為拿破崙打仗始終都比你們打得好。他的軍隊,雖有不滿情緒,但是受榮譽感的支援,只要拿破崙還在他們的身邊,他們會一直戰鬥到最後一個人。不管他的軍事威力受到多大震動,它還是強大的,十分強大的,超過你們的威力。但是,他的政治威力已被消滅了,時代已經變了。軍事專制制度在革命後的第二天被當作好事情接受下來了,但現在已經在輿論中死亡了。應該力求用政治方法而不是用軍事方法來結束戰爭。只要你用手指碰一下巴黎,拿破崙就會被推翻,這樣,你就折斷了你不能從他那裡奪來的寶劍。”在博爾戈的影響下,聯軍做出了冒險決定:利用拿破崙遠離在外,直接進攻巴黎。聯軍希望巴黎會發生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