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2/4 頁)
蔣首尾難顧時,才發動了全面戰爭……”
“好吧白老師,那我換一個問題:日本人為了侵華準備了這麼多年,為什麼沒有像滿清一樣把中國全打下來?”謝有盼還是窮追不捨。
“正如我前面提到過的,日本為侵略中國前後準備了幾十年。從軍事的角度講,日本攻打中國,他們挑選到了最好的時機——軍閥割據,蔣介石剛剛從形式上統一中國,其實各地軍閥都心懷異志。看著是幾百萬國民革命軍,其實是一盤散沙。戰鬥力不行,武器裝備也很稀鬆。一遇戰事,多數先考慮各自儲存實力。紅軍能夠逃出蔣介石的包圍圈,原因也在這裡。
“日本人非常瞭解國民政府的軍隊,動手自然胸有成竹。所以戰爭開始的時候,日軍很快就打下小半個中國,中國正面戰場上的軍隊被迅速擊潰。所謂機不可失,日本人把握得很好。可是從世界大局來看,日本人發動這場戰爭卻選了一個最不利的時機。整個世界當時都在戰爭的陰雲之下,法西斯和反法西斯兩股力量已經界限分明,日本侵略中國,已經不僅僅是兩個國家之間的事。日本地處海島,物產匱乏,又違背了遠交近攻的軍事原則,先打蘇聯,再打美國。日本人和德國人站在了一起,就把自己放到了全世界愛好和平國家的對立面,成了真正的失道寡助。
“很多同學都問我日本人集中精力打中國就行了,這麼個地大物博的國家還不夠他們用?去惹美國幹什麼?其實那不是去惹,而是先下手為強!美國已經向歐洲和蘇聯提供了反法西斯援助,羅斯福的態度非常明顯,只是整個國家是否全面捲入戰爭,態度還不夠堅決。但是出於全球利益的考慮,美國早晚必定會打日本,一打就會往死裡打!蘇聯要是頂住了德國,也不會放過日本!面對比自己強大得多的潛在敵人,日本最好的辦法就是先狠狠地咬它一口,所以就有了諾門坎戰役和珍珠港襲擊。因此,日本在中國戰場上是在和無數個反法西斯聯盟國家在作戰,國民政府的軍隊憑藉西南險要地勢,在世界各國的援助下和日軍打持久戰。日軍在中國既無法速勝,又不能撤兵,大量的部隊被牽制在中國,在太平洋戰場上自然頂不住美國的進攻。在多條戰線上作戰,強大的德國尚且不行,何況日本?至於戰略和戰術上的問題,那只是個表面了……”
“如果日本沒有早早發動珍珠港襲擊,美國和日本的模糊狀態再持續幾年,美國不向中國提供大量援助,是否日軍可以佔領中國?”謝有盼簡直對這段歷史著了魔,從來沒有同學能和他討論這個問題,逮著這個機會乾脆問個清楚。
“你可以這樣假設,但是歷史是不能假設的。日本人如果沒有偷襲珍珠港,蘇聯人如果沒有保住斯大林格勒,美國人如果沒能贏了中途島……以上任何一個戰役的勝敗都關乎全域性,你的假設如果成立的話,我認為日本人必將佔領中國,至少也是大部分中國!”
“可中國人是不會屈從於他們的統治的!”一個同學滿腔激憤地插嘴。
“嗯,你說的不錯,但你說的是另外一個問題。什麼叫不會屈從?‘反清復明’喊了兩百年,清王朝真那麼難反麼?蒙古滅南宋後,九十年就被朱元璋推翻了,而滿清入關兩百多年才被孫中山終結。在八年抗戰裡,日本人的佔領區並沒有大規模的民眾反抗和暴動行為,東三省被佔領十多年,很多年輕人連中國話都不會講了,心裡面不服,可行為上卻妥協了……”
“如果日本人佔領了全中國,又一直統治下去,那我們國家會變成什麼樣呢?”又一個同學問道。
“嗯,這個問題就有意思了,我認為……長時間下去,日本會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白希此言既出,把同學們都驚呆了。這是什麼論調?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天下都是日本人的了,他們怎麼又會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這就要回到謝有盼同學的第一個問題了。日本人如果佔領了全中國,把老蔣趕下臺,建立了新的政權,要實行有效的統治,就必須尊重中華文化。入侵的時候他們推行大東亞共榮圈理念,天下既定,他們必須以中華文化來安撫和穩定中國人的情緒,使中國人能得到休養生息。歷史有現成的例子,蒙古人的元朝,強迫老百姓說蒙語,拔掉麥子改成放牧,按照蒙古人的習慣生活,妄圖徹底消滅中華文化,可是元朝的江山連100年都維護不了。而滿清入關之後,幾乎全面接受了中華文化,尊孔孟,重科舉,輕賦稅,除了留辮子,沒強迫百姓做任何有悖中華傳統文化的事。因此滿清雖然和蒙古一樣也有著無數屠殺漢族人的惡行,但是幾十年下來,輪到康熙垂躬而治的時候,人民就高呼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