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義演。那天,她跟幾位同行一塊去採訪,看到數百名大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為一位素不相識的老人挽救身患尿毒症的兒子的生命傾心義演,感動得流下了熱淚,並情不自禁地加入了獻愛心的行列。她和幾位同行一道,主動為義演的師生聯絡場地、器材,拉節目,拉贊助,使義演一次比一次有影響,一次比一次成功。因為愛和感動,參與和付出,她漠然的心,又恢復了活力,恢復了激情。
。←虹←橋書←吧←
第16節:放下煩惱:快樂其實很簡單(2)
——原來,快樂其實很簡單,多一點愛心就可以了。
那天,在下樓去外面的路上,我無意間一低頭,看到一隻小甲蟲四腳朝天躺在那裡,爬也爬不起來,那笨笨的樣子,真可愛。
估計它再怎麼努力也是徒勞,我在心裡對這隻陌生的小甲蟲說,呵呵,別白費力氣了,我來幫你翻個身吧。
在我的幫助下,它輕而易舉地翻過身來,在那裡愣了半天,可能在納悶:這人真好,不但不踩我,還幫我翻身!
做好事不留名,我開心地跑開了。
——原來,快樂其實很簡單,幫小甲蟲翻個身就可以了。
一位大學生,常常感到煩惱多多,於是來請教他的老師我。
學生問:“老師,我為什麼有這麼多煩惱呢?”
我答:“煩惱都是自找的。因為你是活的,煩惱是死的,煩惱怎麼會主動來找你呢?”
學生又問:“那麼老師,我怎麼才能過得快樂呢?”
我笑答:“快樂也是自找的。因為人是活的,快樂是死的,快樂怎麼會自動鑽到人的心裡來呢?”
學生聽後恍然大悟,從此學會了主動去尋找快樂,快樂也一天比一天多。他還發現了尋找快樂的最佳方法,那就是要自己快樂,不要自己不快樂。
——是啊,快樂其實很簡單,不要自己不快樂就可以了。
真正的樂觀,來自對苦難的超越。只有超越苦難,才能讀懂人生,進而笑對人生。
02樂觀,來自對苦難的超越
那天,文學院一位女生問我:“詩人往往是傷感的,為什麼老師給我們的僅是輕鬆與快樂?”
我想,第一個原因應該是,在學生面前,我首先是個老師,而不是詩人。老師的職業道德要求我把快樂的情緒帶給學生,把不快樂的情緒留給自己。其實,何止是老師在學生面前應該如此呢?我們每一個人,不管自己的生活多麼沉重,都應該給世界,給我們周圍的人一張微笑的臉。要用快樂的情緒去感染人,不要用憂傷的情緒去影響人。你的痛苦會因為你帶給了別人快樂而減少,你個人的魅力值會因為你給別人送去了快樂而增加。這個世界不會歡迎那些整天愁眉苦臉的人。有的人每天都面帶微笑,給人很輕鬆很快樂的感覺,並不是因為他們內心沒有痛苦,沒有憂傷,沒有陰影,而是他們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永遠是陽光燦爛的一面。我覺得,這也是我們人人應該具備的一種做人的品質。
第二個原因,是我的樂觀與豁達。是的,我也寫詩,並且我曾經有過刻骨銘心的痛苦。痛苦跟歡樂一樣,都是與生俱來的,每個人都會有。有痛苦就會有傷感。傷感也並不是詩人的專利,只是詩人對痛苦更加敏感,在面對痛苦的時候心靈更加脆弱罷了。但當一個人沒有被苦難擊倒的時候,他的心靈便會變得非常強大,強大到足以超越一切苦難。人生真正的樂觀,就來自對苦難的超越。這時,無論發生了什麼,他都能平靜地微笑著面對生活。需要說明的是,人世間所有偉大的心靈,都是包含著真正的樂觀與豁達的。而真正的詩人,理所當然應該具備偉大的心靈。詩人的傷感,是一種超越自我的悲憫情懷,與所有的無病呻吟無關。如范仲淹的心憂天下。這種傷感實際上也是一種偉大的傷感。“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的名句是對這種悲憫情懷的最好詮釋。詩人的傷感,源於對生活的深沉熱愛。而所有的熱愛,都應該歸屬於樂觀與豁達的心性。一個心靈被傷感淹沒的人,是不會有什麼熱愛可言的。因此我認為,真正的樂觀,來自對苦難的超越。只有超越苦難,才能讀懂人生,進而笑對人生。
耐得住寂寞的人,或者會排遣寂寞的人,一定也懂得生活。
忍受得住孤獨的人,或者會享受孤獨的人,即使成不了偉大的人物,也必然會有一顆偉大的心靈。
03寂寞與孤獨
寂寞是孤獨的伴侶,孤獨是寂寞的良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