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移到紫花地丁上——忽然,她想起了飼養在古丹波[舊地名,即今
京都府及兵庫縣的一部分,盛產陶瓷——譯註]壺裡的金鐘兒。
千重子開始飼養金鐘兒,約莫在四五年前,是在她發現老楓樹上寄生
的紫花地丁很久以後的事吧。當時她在高中同學的起居室裡,聽見金鐘兒鳴
叫不停,便要了幾隻回家飼養。
“在壺裡太可憐啦!”千重子說。可是同學卻回答說:總比養在籠子裡讓
它白白死去好。據說有的寺廟養了很多,出賣蟲卵。可見還有不少愛好者呢。
千重子飼養的金鐘兒,現在增加了很多,已經發展到兩個古丹波壺了。
每年照例從七月一日左右開始孵出幼蟲,約莫在八月中旬就會鳴叫。
但是,它們是在又窄又暗的壺裡出生、鳴叫、產卵,然後死去。儘管
如此,它們還能傳宗接代地生存下去。這比起養在籠中只能活短暫的一代就
絕種,不是好得多嗎?這是不折不扣地在壺中度過的一生。可謂壺中別有天
地啊!千重子也知道,從前中國有個故事,叫做“壺中別有天地”。說的是壺
中有瓊樓玉宇,到處是美酒和山珍。壺中也就是脫離凡界的另一個世界的仙
境。這是許多仙人傳說中的一個故事。
當然,金鐘兒並非厭棄世俗才進壺裡的。縱然在壺裡,恐怕它也不會
知道是在其中。並且傳宗接代地生存下去。
最使千重子感到吃驚的是:倘使不經常把別處的雄金鐘兒放進壺裡,
而只讓同一個壺裡的金鐘兒自行繁殖,那麼新生的幼蟲就會變得瘦小體弱。
那是反覆近親交配的緣故。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金鐘兒愛好者們都有
交換雄金鐘兒的習慣。
如今是春天,雖不是金鐘兒鳴叫的秋天,而且在楓樹樹幹的洞裡,今
年也開了紫花地丁,千重子之所以想起壺中的金鐘兒,並不是沒有緣由的。
金鐘兒是千重子把它放進壺裡的,可是紫花地丁是怎樣到這個如此狹
窄的小天地來的呢?今年紫花地丁開花了,金鐘兒想必會出生、鳴叫的。
“這就是生命的自然規律嗎?”千重子把春風吹亂了的頭髮,撩在一隻
耳朵邊上,面向著紫花地丁和金鐘兒尋思對比。
“那麼,自己呢?。。”在這自然界萬物充滿生機的春日裡,千重子一
個人觀賞著這株小小的紫花地丁。
店鋪那邊傳來了準備開午飯的聲響。
千重子要去梳妝打扮,因為約好去賞花的時間快到了。
原來是昨天水木真一給千重子來電話,邀她去平安神宮觀賞櫻花。據
說真一的朋友——一個學生,在神宮入口擔任半個月的檢票工作,他告訴真
一:現時櫻花正盛開。
“是我叫他留心觀察的,再沒有比這個訊息更確切的啦。”真一說著,淺
淺一笑,笑得那樣迷人。
“他會留意我們嗎?”千重子問。
“他是個看門人,誰都得經過這道關卡才能進去的呀。”真一又笑了幾聲。
“不過,如果你不願意這樣,咱們就分別進行,在院裡的櫻花樹下相會好了。
好在那些花,即便是獨自一個人,也是百看不厭的。”“那麼,你就一個人去
看好羅。”“好是好,不過萬一今晚來一場大雨,花全凋謝了,我可就不管了。”
“我就看落花的景緻唄。”“被雨打落的花都髒透了,還會有落花的景緻嗎?
所謂落花。。”“真壞呀!”“誰?。。”千重子挑了一件不太顯眼的和服穿
上,出門去了。
平安神宮的“時代節[京都平安神宮從1895年開始,每年10月
22日舉行的一次遊神節,以顯示自平安時代至明治維新各個時期的風俗變
遷。——譯註]也是有名的。這座神宮是為了紀念距今一千多年以前在京都
建都的桓武天皇,於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營造的。神殿的歷史不算
太長。不過,據說神門和外殿,是仿當年平安京的應天門和太極殿建造的。
它右有橘木,左有櫻樹。昭和十三年還把遷都東京之前的孝明天皇的座像一
並供奉在這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