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3/4 頁)
·萊頓·司圖爾特博士,無論在學識上和人格上,還有在政治的中立方
面,難道不是最合適的人選嗎?”周恩來所提到的約翰·萊頓·司圖爾特(John Leighton Stuavt)博士,其中文名字便曰司徒雷登。馬歇爾元帥接受了周恩來的建議,後來美國政府果真任命司徒雷登為駐華大使……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南京已岌岌可危。這天清早,國民政府代理外交部長葉公超風風火火前去拜訪司徒雷登,轉達了李宗仁代總統的話:“請大使先生儘快離開南京,移駐廣州。”司徒雷登確如毛澤東所言,“坐著不動,睜起眼睛看著”。當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南京,司徒雷登依然“坐著不動,睜起眼睛看著”。他派他的私人秘書傅涇波在南京城裡打探著訊息。四月二十八日,一位重要人物從北平乘火車南下,到達南京,使司徒雷登喜出望外。
此人名叫黃華,受周恩來的委派,出任南京軍事管制委員會外事處處長。周恩來派黃華來南京,是考慮到南京原是國民政府首都,有著眾多的外國大使館,有著許多涉外事務需要處理。司徒雷登對於黃華的到來深為欣慰,是因為黃華肄業於燕京大學,是他的學生,又是傅涇波的同班同學。司徒雷登留在南京,其本意就是為了試探與中共秘密談判,而黃華與他以及傅涇波有這樣熟悉的關係,自然很有利於談判。於是,就在黃華抵達南京不久,五月六日,司徒雷登就派傅涇波前去拜訪了黃華,表示司徒雷登願與黃華就美國政府和中共的關係進行秘密會談。五月十三日,黃華以私人身份前去拜訪司徒雷登,進行了秘密會談。司徒雷登表示,在中共新政權成立時,美國可以考慮予以承認,但必須有兩個條件:一是中共必須按照國際公認的慣例,尊重國家之間的條約;二是中共建立的新政權,必須得到人民的擁護。
黃華則明確指出,美國政府如果願與新中國建立新關係,首先的條件是不干涉中國內政。黃華提及,美國駐青島的軍艦、陸戰隊,必須儘快撤走。
第十部分:風捲殘雲別了 司徒雷登!2
在這次會談後一星期,駐青島的美軍果真撤走了。不久,傅涇波來見黃華,說司徒雷登要和他一起飛美一次,向美國政府請示有關問題。六月三日,中共中央致電中共南京市委及中共中央華東局《關於允許司徒雷登及傅涇波赴美的指示》,指出:“青島美軍艦隊確已退走,國民黨匪軍已東撤完,我軍冬或江日可入青市。”“可同意司徒帶傅涇波飛美,當其提出申請並完成手續後,即予許可,並由南京市人民政府發給傅涇波以個人名義的出國護照。在司徒赴滬前,黃華可與之見面一次。”
中共中央的電報,還就黃華的談話內容作了指示:“黃華與司徒會面時,可向司徒指出,我方久已宣告不承認國民黨反動政府有代表中國人民的資格,現在國民黨政府已經逃亡,不久即可完全消滅,各外國不應該再與逃亡政府發生關係,更不應和逃亡政府討論對日和約問題。否則,我們及全國人民將堅決反對。”“黃華可向司徒或傅涇波透露個人看法,新政協可能在佔領廣州後召開,不要說很快召開的話。”《中共中央檔案選集》,第十八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
黃華接到中共中央電報三天後——六月六日,在南京軍管會外事處約見了司徒雷登和傅涇波,轉告了中共中央的意見。黃華又一次強調,美國政府如果要和即將誕生的新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其前提是美國政府必須斷絕與國民黨逃亡政府的外交關係,停止對蔣介石的援助。司徒雷登則不願正面作出答覆。秘密會談的氣氛雖說客客氣氣,但雙方各自堅持自己的原則。司徒雷登回去後,改變了主意,不急於回國請示。六月八日,他又派傅涇波去見黃華,詢問司徒雷登在返美之前,可否去一趟北平,以便直接瞭解中共高階領導人的意見。傅涇波問及黃華是否跟周恩來有著聯絡。黃華當即明白,司徒雷登想去北平拜會周恩來。
黃華迅即電告中共中央。北平表示,既然美軍果真從青島撤退,表明美國政府對中共的政策有所鬆動,而且司徒雷登也還是做了好事,讓司徒雷登來北平有好處。但是,司徒雷登畢竟是美國政府駐中華民國的大使,他以這樣的身份來北平,自然不便。於是,中共中央建議司徒雷登以私人身份前來北平。
司徒雷登是個聰明人,他很快就想出一個非常體面而又符合邏輯的理由:他長期擔任北平燕京大學校長,每年六月都返校過生日,今年也不例外。
司徒雷登給燕京大學陸志韋校長寫了信,表達了自己的意思。
也就在這時,中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